第 46 章 安排

虽说都在一座城里,平时她也懒得去看,要照顾娃娃哩!

男人么,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窝着没出息,她达说过,就得趁着年轻多出去闯荡。她家也就是看中了齐振业的爹娘那一点,觉得不错,估计有其父必有其子,齐振业想来也有闯劲儿,这才舍得把闺女嫁过去。

如今翠苗有孩子作伴,有钱,又有下人伺候,还意外攀上了举人老爷,一点儿都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自家娘儿们待着的时候挺自在。

甚年纪做甚事,要想看,等以后都老了,折腾不动了,窝在家里看个够!不差这一年半载的。

齐振业:“……”

饿就多余问!

次日一早,秦猛该去县衙复命,秦放鹤和齐振业也去办路引。

有举人身份在,一应手续俱都精简,前后不过两刻钟,新鲜的路引就得了,那管事的官吏还祝他一路顺风云云。

知道秦放鹤还想与周县令叙旧,齐振业很识趣地说

:“饿就不去了,估计他老人家也不待见,饿先回,看拾掇些冬日的衣裳铺盖,路上好用。”

十月出发就挺冷了,等到京城,寒意更甚,衣裳铺盖自不必说,车篷也得换成冬日的皮毛厚实的,不然出门就冻透了。

至于去了京城的住处么,秦兄若想去寻他师门,便去;若不想,齐家也有开在那里贩卖羊肉、皮毛的铺面,自然少不了自家人住的屋子。

最近几个月,秦放鹤也算县衙的名人了,那门子一看他,脸上登时笑出花来,亲自下阶相迎,上半截身子都用力弯下去,“原来是秦解元,您老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小的好去接。”

您老……

虽晓得是敬称,可看着对方那满面褶子,秦放鹤还是不大适应,“事情有些多,不及安排,对了,周大人可在?”

“在呢在呢!”那门子先打发人去报信儿,自己则径直越过门房,亲自引秦放鹤往二院而去。

这便是身份不同的好处了。

若在以前,哪怕衙门上下的人皆知县太爷看重小秦相公,可终究只是小小秀才,来了也需先在门房内等候。

如今他是举人老爷,乃是半副官身,自然可以入内等候。

还没到外书房,便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内里伺候的来,“大人说了,请秦相公直接进去呢。”

昔日是“叫”,如今是“请”,各中微妙之处,实在有趣。

才进去,就见周县令拿着热手巾擦手,估计方才正在写东西,随意且亲昵地示意他随便坐。

“才回来,也不好好歇几天,怎么这会儿就过来了?”

昨儿翠苗那边一放鞭,恨不得半座城的人都知道秦解元回来了,他自然也不例外。

秦放鹤说了自己即将外出游学的事,“虽未曾在外说,然大人对晚生照拂提携之恩,永世难忘,终究要亲自来拜会一番,方能解晚生忧思不舍。”

意思是,不用担心我来日身份变化,你我之间的交情不会变,一直以来您对我的照顾,我也记在心上。

所以就很舍不得,哪怕昨天刚到,累得要死,也还是第一时间跑来拜您啦!

连孔家都没去哦!

相较老谋深算的方云笙,其实秦放鹤更喜欢跟周县令打交道,因为此人行事更简单直白一点,或者说城府没有方云笙深——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多年还在县令的位置上缩着。

况且现官不如现管,方云笙品级虽高,却不在章县地界上,倘或白云村或县学有难,一时怕也顾不上。

怕自己看中的人过得不好,更怕他过得太好,此乃人之常情……

看着依旧年少的秦放鹤,周县令要说心中不别扭,那是假的。

这才多久?他竟就成了解元!我这么大的时候干嘛来着?

又是汪扶风的弟子,来日前途不可限量。

反观自己,年纪几乎是对方的三四倍,虽接到圣旨说年底进京述职,可到底有没有缺,什么时候能谋到?一个月,一年

还是五年十年?都是未知。

纵然方云笙有过承诺,

究竟没落在纸面上,况且二人之前并无瓜葛,既非姻亲,也无师承,终究不可全信。

原本二人身份一天一地,可如今却有一人振翅直飞,此去京城,未必没有新机遇……

机遇啊……

天下得机遇者良多,为何不能再多我一个?

“……此去路途遥远,到底叫人悬心,我记得你们村一个叫秦猛的,很是可靠,之前不就陪你乡试?想必也练出来了,不如仍叫他跟着你,我也好安心。”不用秦放鹤提,周县令自己就安排得妥妥当当,“他走了,那个吏的缺只管留着,也不值甚么。回头再有合适的人选,叫他只管来续上。”

秦放鹤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只如此小事,底下管事就办了,没想过惊动周县令。

不过如今他主动提出来,也是一番好意,秦放鹤自然不会往外推。

周县令有意结个善缘,便同秦放鹤说了好些知心话,又将所知不多的京城新闻和注意事项讲给他听。

顺利接收到对方的善意,秦放鹤也给予积极回应,气氛一度融洽至极。

眼见日头渐高,秦放鹤顺势起身告辞。

周县令也随着站起来,笑着挽留,“难得回来趟,不如留下用个便饭再走。”

秦放鹤笑着谢过,“长者赐饭,本不该辞,奈何一早说好要去县学……”意思到了就行了,过犹不及,反倒束手束脚。

周县令也不勉强,亲自送他,又在门口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目送他远去,心中百感交集,一声长叹。

有幕僚来送文书,见状问他有何心事,周县令想了一会儿,笑着摇头。

官场考场皆无定数,一时风云变化,可能笨鸟先飞也不管用,又有后发先至者,皆是世事无常。

今时今日,他尚且能够凭借资格履历占据一点微薄的优势,给予对方关心和帮助,可谁又敢说来日对方不会登高望远,轮到自己恭恭敬敬口称上官,要仰对方鼻息过活。

他不比方知府背景深厚,除非必要,从不肯轻易与人结怨,反而要广结善缘,为来日打算。

如今看来,那秦放鹤年少老成,哪怕为了周全名声,也颇重情重义。

一个商户和小小村落都不轻易放弃,自己对他多少有些提携知遇之恩,只要关将这段关系维持下去,来日未必不能获益。

周县令倒背着手,慢慢踱着步往回走,走到一半,突然停下来。

机遇……

或许,这正是自己的机遇也未可知。

稍后秦放鹤去县学拜别山长及诸位先生,又收拾行李。

如无意外,这里他以后就不会再来了,一时倒有些感慨。

齐振业也掐点过来,亲自向山长请假,众人听说他也要跟秦放鹤远去,一个个馋得眼珠子都绿了。

多我一个不多,不如一起带着啊!

自从乡试铩羽而归,高程一反常态,不必人督促,

竟也开始专注起本业来。()

?想看少地瓜的《大国小鲜(科举)》吗?请记住[]的域名[

故而秦放鹤只讲了一句,京城见,转头高程就跟吞了五石散一般亢奋起来。

次日又去孔府,老爷子亲自见了秦放鹤,一老一少关在书房内谈了许久,谁也不知究竟聊了什么,只是瞧着十分宾主尽欢模样。

十月初五,县城的事处理完毕,齐振业继续留在家中与妻女团圆,秦放鹤则带着秦山、秦猛返回白云村。

尚未到村口,老远便看见那一座高大华美的举人牌坊,秦山兴奋道:“乖乖,活了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见这个!”

还是自家的!

真好看啊!

石料还是外地运来的,白中透青,日光照耀下闪着细碎的宝石般的光芒,美而不俗、华而不奢,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