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泉州接连接到南安县送去的文书官报。

这驰援的请求自然在他们的预料中,可与最初担忧的灾民四窜不同,恰恰是南安承担了大部分德化县与永安县的灾民。

张干早就在两县遭灾的第三日就知道南安的情况,可还是对现下的处境颇为惊讶。他背着手在大堂内走动,对送信的铺兵说道:“县内的情况想必你比常人还清楚,眼下是谁在做事?”

铺兵还未起身,“张公,县内有一新来的县尉是个能干之人。南安的水患就是他一直在盯着,还报给县衙疏通了多道支流与缺口。除夕当日,县内刚好通了导流的新河道。现在县内的灾民营地也是他在管着。”

他口齿清晰,倒是让张干有些惊奇。

作为刺史他对底下的各县能记住的多是县令,其他的官吏着实记不住。虞玓这个名讳不知怎的听起来有点耳熟。不过除夕……张干忍不住蹙眉,可还真是个危急关头。

“你这小小的铺兵,倒是对这县尉知之甚详。”

铺兵笑起来,好一个利落小伙,“张公有所不知。早前这县尉还未来前,我们每月的工钱总是发得很迟,有些时候甚至是三月才发一次,亦或是减半再发。可半月前,县衙内有了点变故,迟了数月的工钱一并发下不说,之前克扣的也都悉数回来了。有这变故,属下多方打听,才知了因果。”他许是读过些书,说起话来很是伶俐,倒也让人听得认真。

在座的诸位长史司马面面相觑,心里倒是嘲笑这铺兵果然是没见过世面,这等事也拿来叨扰张干。只是张干听完后,眉头倒是舒展开来,含笑摇头,“我却是知道这虞玓是何人了……怨不得,若是那位的子孙,这般作派也是应当的。下去吧。”

等铺兵离开后,张干才笑着说道:“我看你们这一个个都不知体贴民情,民生无小事。那县尉能认识到这点,就很是不错。你们道他是谁的子孙?”

司马蹙眉,“虞姓?难不成是江南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