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此方架空世界,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是在75年。如今67年,苏清之18岁,也就是说还要等八年,也就是苏清之26岁的时候,才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回到城里。

八年,还有八年才会迎来希望的曙光。八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很多下乡插队的知青,在下乡后的第三年、第四年,感觉回城希望渺茫后,就会选择在当地找对象结婚生子。

之前的知青可不就是这样,在当地扎根下来的吗?

不是说这个方式不对,而是现在看着还好,一旦出现回城的曙光,便会有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为了争取回城的渺茫希望,很多知青都会选择和泥腿子出生的丈夫妻子离婚。

如果是女知青,基本上会以离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极力走出农村的决心;而如果是男知青的话,不好意思,很多都选择两边哄骗。

比如说得到原配妻子的信任,参加高考并且考中大学后,就音讯全无,再有音讯时,多半已经再婚儿女双全。很多的男人都是这样,贫困时与妻子患难与共,富贵时糟糠之妻直接下堂,与成功男人享受荣华富贵的,从来不是背后的女人,而是富贵荣华后靠上来的小妖精。

苏清之也是男人,从来不会怀疑男人的劣性根。旁的不说,到了下乡的第三年,也就是68年,肉眼可见之下,人心大大的浮动。原本还能坚持一年接着一年,期望回城的杜鹃直接绝望。

她翻年就26了。18岁下乡,如今在桑丘子村已经待了八年。换做其他人,此时只怕早就已经放弃希望,在当地找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嫁了。

像现如今在知青院里住着的赵秋实知青不是这样?

和她同一年下乡,苦熬过了三年,就实在坚持不住,同意了现在丈夫的追求,半年不到就嫁给了现任丈夫,然后三年抱俩,到如今,已经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

不像她,一年又一年的坚持,不知道为了什么?

明明坚持了那么久了,崩溃却只在一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