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遇到马谡

这都会察言观色细腻到这份了吗?好吧,既然他问了,那我也问吧,也算是把这荆州鼎搞明白。

大春干咳一声:「我冒昧一问,君候不要见怪。传言君候高傲矜持……但我看来传言不实啊。」

这话就像身为刘琦时别人经常震惊的那句「传言不实」一样,想必关羽也爱听?

关羽果然哈哈大笑,神情甚悦:「关某苦读《春秋》,也算是悟了点道!现如今大哥在西川受阻,军师和三弟都前往支援,整个荆州重任系于某身,某不敢半分自大

!」

卧槽读春秋!所以这就是荆州鼎强行安排的一个理由?

马良也笑道:「君候所言甚是。想想我那五弟幼常恃才傲物,屡教不改,不如就把这事安排给他,让他历练一下?」

关羽摸摸胡子:「甚好,玉不琢不成器,就把这大事交给幼常来办吧。」

大春懵了啊!居然要遇到马谡?我这无处安放的昏君魅力啊,果然就得招来这些问题人物!不过问题人物好啊,就像自己的天河殿女古今无双,就是那貌似无能的刘琰升级出来的嘛。

马谡是不是真没能力?一向看人很准的刘备就有评语「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个评语可谓杀伤极大,但在诸葛亮的立场上还得平衡一下蜀国内部的派系之争。刘备夷陵之败把多年打下的家底霍霍的差不多了,这马谡就成了荆州派里不可多得的年轻新锐,马家又是诸葛亮的亲戚,诸葛亮只能重点培养他,甚至还要培养他当丞相接班人!

马谡的履历也是从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一路很出色的过来的,军事上也当过参军,提供了平定南中的正确方略,唯独没有亲自打过硬仗。

诸葛亮大概就需要他打一场硬仗,不然当不了丞相接班人。所以力排众议的排除掉久经沙场的宿将魏延,让马谡去守街亭。可无奈,马谡遇到的是老将张郃!

在这个时期,三国都出现青黄不接将星凋零的现状,张郃这位早早就以「河北四庭柱」出名的名将就是硕果仅存的存在,可能也只有相对「新秀」的魏延能和他拼一拼。

张郃更知道街亭的重要性,那是兵贵神速后方辎重都不要了日夜兼程的奔袭——这种反常规的行军直接把马谡整懵了!如果马谡能抓住对方无辎重远来疲累的弱点来个以逸待劳果断当头一击……好吧,没有如果,马谡毕竟不是马超。

而在三国志正史中,陈寿给了马谡二个矛盾结局,一是众所周知的被「挥泪斩了」,二是《向朗传》中向朗知情不报,将他藏匿多年,最终还是被抓了。然后就是民间传说,马谡畏罪潜逃,等诸葛亮死后改名「宁随」继续效力后主。

按照这个世界的多重世界线,一旦一个人有多个结局,那么就意味着有多个不同的分身,那必定有个很猛的分身。

那么,这次要回扬州鼎对付混沌,还要趁机从扬州鼎中杀出进入仙城……

正思索间,马谡被传唤到场了,果然是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但一进大厅就浑身散发出一股似曾相识的气息!是了,是秦宜禄的那种怨种气质。

如果说秦宜禄是三国窝囊废的代名词,那么这马谡的名气更是远超秦宜禄,后世不知有多少人嘲讽鄙视他?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他的大招比秦宜禄更猛?

关羽交待事情:「幼常,这特使就交给你,万万不可失礼……」

马谡规规矩矩全无半分怠慢:「幼常听令。」

感觉没毛病哪有什么傲气?或许是在关羽面前不敢放肆吧。

总之,安排完毕酒席结束,大春归心似箭立刻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