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页

天子听到了李信这句话,脸上露出笑容。

“听到长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多了。”

“不过我大晋缺马,的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天子转头看向李信,笑着说道:“长安你要去蓟门关赴任,估计要待上好几年的时间,那里再往北边一些就有几个不错的马场,以长安你的本事,能不能先给朕弄几个马场养马?”

蓟门关以北,的确有几个不错的马场,但是除了蓟门关,就不算是大晋的国土了,很显然,天子说的马场,是宇文诸部的东西。

靖安侯爷苦笑一声:“叶少保常驻蓟门关,尚且不敢轻易北进,臣不比叶少保强,不敢妄言。”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不过臣北上之后,多半要跟宇文诸部打起来,到时候弄几个马场给陛下养马,也不是没有机会。”

天子哈哈大笑。

“有长安你这句话,用不了几年,我大晋的马就要翻一番。”

从武皇帝一统天下之后,在几代名相的手笔之下,大晋在养马,育马以及驯马等方面,有一套还算严苛的马政,只不过苦于没有上好的马场,导致战马一直不多。

一直到太康七年的年底,大晋全国上下的战马加在一起也就十五万匹,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已经没有办法上战场的老马。

天子北望,也有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在这个时代,马儿意味着机动能力,战斗能力以及运输交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陛下谬赞了。”

李信态度谦恭,静静的站着。

天子心情不错,直接开口说道:“前些日子,朕给了云州城三百万贯的东西,让他们跟宇文诸部动手,如今长安你也要北上领兵,朕不能亏待了你,有什么需要的,你只管与朕说,朕立刻让下面的人送到北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