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页

毕竟渡江作战,是有难度的,加上长江南岸现在几股势力集合,要强攻的话,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如果派出杜伏威去游说,兵不血刃,解决南江问题,那就更好了。

杜伏威被提上来时,没有了前几日的狼狈和血迹,身上的甲胄全部换下,穿着一袭青衫,身体挺拔,倒是有一些枭雄气概。

不过手腕和脚腕都有铁链,给整体形象带来一些折扣。

这样做倒不是不优待俘虏,实在是杜伏威的武艺高强,如果不上了铁链,恐怕这头雄狮发威起来,不好对付。

罗昭云坐在高椅上,看着阶下囚的杜伏威,心态如常,没有扼腕惜才,也没有冷嘲热讽,如今在他这个高度,天下一统,势不可挡,对武将人才的渴望,已经不如当初那么强烈了。

“草民杜伏威,见过大华陛下!”

杜伏威还是识时务的,没有死抗到底,他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历阳的家眷和族人考虑,所以,没有在这里装英雄好汉,非要以死明志的念头。

“杜伏威,你祸乱江淮,对抗朝廷,可知罪?”

杜伏威淡然道:“天下乱局未定,诸侯割据,各为其主,江淮并非大华朝廷所用,我率江淮人士揭竿而起,也是为了守护家乡安宁,不想任人鱼肉,何罪之有?”

罗昭云道:“可万千大华将士,却是因你江淮军,战死沙场,数万水师,以及先锋精锐,死在了江淮土地上。”

杜伏威沉默了片刻,这倒是事实,大华军队死了不少,江淮士卒也阵亡了六七万,都有损伤。

“草民愿意将功赎过!”

“如何赎过?”罗昭云等的就是他自己说出来。

杜伏威心知肚明,大华皇帝非常精明,不会主动有求于他这个罪臣,虽有招揽之心,但是江淮军毕竟击杀了数万大华将士,做皇帝的如果一道旨意就赦免了贼首的罪责,难免让那些战死的将士袍泽们心中不快,影响军心。

若是杜伏威放低姿态,主动提出来,将功赎过,打动了大华皇帝,这就变得意义不同了。那大华皇帝就是念在杜伏威的价值,以及接下来减少将士伤亡的角度,让杜伏威戴罪立功,反而名正言顺,占据道德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