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由于东晋过后,门阀贵族崛起之后,六镇起兵,许多政权三四十年被推翻、取代,以宫变居多,一旦当皇帝年幼,不务正业后,王权很快就旁落在重臣手中,直接改朝换代了。

所以,隋文帝杨坚和杨广这对父子,都一直以来对这些门阀势力很忌惮,想要打压削弱,杨广不惜迁都到洛阳,减轻对关陇贵族的依赖。

这两句解释,使杨广愤怒了,原本杨玄感所在的杨阀就是第一阀门,却仍不知足要起兵谋反,当时可把杨广吓够呛,那时什么都不重要,赶回来稳固他的王权才是重中之重,如今杨阀被消灭,杨广对门阀已经很方案了,李氏又中了谶语,他对李阀也变得猜疑起来。

“请陛下息怒,贫道觉得,当前最要紧的是防患于未然,由于这两个流言传播很快,李氏当得天下,成为天子,这口号很容易蛊惑百姓,使天下李姓者,纷纷起兵谋反,到时候,朝廷再出兵镇压,只怕已经晚了。”

“那你的意思,该如何做?”杨广脸色已经变得可怕,一脸肃杀之气,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贫道觉得,斩草不除根,风吹再又生,若能杀尽天下姓李的人,大隋可保住江上稳固。”

他的话刚落,乾阳殿死一般地静寂,不少人露出惊容,杀光天下李姓人,似乎也太多了吧?都在心中诅咒,这个道士,好狠的心!

杨广虽然骄傲自大,穷奢极欲,不惜民力,但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的昏君,恰恰相反,他干了不少大事,不过他理想太多又太大,不切实际盲目乱搞,才使国家遭受了劫难,即便年轻时候,杨广文武双全,很有能力,但登基之后的八九年里,他的心性完全转变。

此刻,杨广并没有失态,真的下令杀光天下之李姓者,他不会那么蠢,弄得朝廷人人自危,不利于他的统治,所以,杨广冷冷一笑,没有立即回复,而是目光如剑一般,扫过朝中站立的官员,那些李姓者,一时都有些惊慌,忙低下头,担心被杨广发现自己的姓氏,无辜遭难。

第0473章 规模壮大

杨广听到安伽陀的话后,脸色异常阴沉,沉默不语,双眼眯起,透着一股寒光。

大殿落针可闻,一片寂静,那些姓李的贵族高官,少说也有几十人,有的属于李阀,有的来自山东、江南等地的贵族官僚公卿,全都脸色大变,冷汗直冒,真担心杨广会听从这个提议,对李姓之人斩杀。

在中原地区,李姓可是大姓,牵扯的人太广了,一旦杨广下令,恐怕江山都要乱了,一片血雨,难以想象。

杨广并非真的昏聩,他很有自己主见,只是平时想法都太过理想化而已,有点不切实际,此时冷峻下来,冷笑道:“杀光天下李姓者?哈哈,荒谬,滑稽,朕乃一代明君,功过三皇五帝,立下不世功勋,一项运河就能千古留名,岂会信你一个方士,便大开屠戮?念你有为朕分忧之心,暂且饶恕你一派胡言,退下吧!”

安伽陀又要辩解,宇文述站出来喝止,说道:“陛下,这位安方士的确大放厥词,有些危言耸听,杀天下李姓者,的确骇人听闻,老臣也以为不足采纳。但安方士对东都内的流言解析,倒有可取之处,天子季无头,正是暗示了李字,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臣以为,为了江山社稷,当派人严查此事,是否有人故意放出,趁此蛊惑人心,捞取巨大好处。”

杨广微微点头,脸色有回复了冷漠,如果真有人想要利用谶语,实现某一种政治目的,的确该杀,一旦老百姓传开,真的把李姓人当天子,未来叛乱者会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