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玄清卫[校对版] 剑如蛟 1235 字 2022-10-23

“这么说兵部这下是彻底完蛋咯?”

“完蛋?哼,那可未必。兵部本就不是一线指挥部分,只是居中协调而已,如今皇帝架空杨延嗣,但并没有动杨延嗣的位置,就是给各方面军留下颜面,表示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而说到底各军效忠的又不是杨延嗣而是皇帝陛下,到时候新的兵部下了令条给他们莫非他们敢不从?”

“叶大人,那这么说起来咱们只要说服陛下是不是就能熄了南面的兵锋?”

叶澜笙眉头微微皱起。现如今文官们关心的可不是杨延嗣会不会被架空,而是在关心兵部的态度。如今杨延嗣如果没了以前的底气,那是不是等于说改变南面局势的机会落在了文官们的手里?

“不一定。这些年来陛下的想法经常离奇,我也揣摩不准。不过兵部大变之后倒是可以肯定话语权将软下去不少,咱们少了一个阻碍倒是真的。”

第445章 圈子

一纸诏书、一个使节,一张嘴,就能劝服蛮族,让蛮族成为国朝之属国,免去兵锋带来的损耗和血腥,这是什么功劳?泼天的大功劳!必定名留青史受万世赞颂的大功劳!

这种想法就是目前文官们最真实且迫切的愿望。

至于说这种想法是不是可行,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旁人或许会觉得既然人族和蛮族乃是世仇,两者除了兵戎相见难道还能“温柔以待”?这不胡扯吗?

可在很多怀揣梦想的文官们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正是文人向往的至高荣耀吗?如今蛮族势微,靖旧朝势大,只要蛮族稍微识点时务也该服软好借坡下驴,这不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吗?

所以,文官们的眼里,劝服蛮族,以战争以外的方式改变两族的未来局面,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包括左相叶澜笙也是这种想法的支持者。

反正打来打去没完没了,何不试试看换一种方式和蛮族相处呢?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看,至少不会因为兵部这次的变动而变得乐观。比如说户部尚书白常卿。

白常卿接过话头,对皇帝掌控兵部这件事的看法是负面的:“陛下虽然一直居中于我们和军伍,但以我之见陛下其实还是主战的。否者不会放任南面的道行总管左玉良积极操演军阵并且布置关外。另外诸位或许还不清楚,就在几天前,陛下已经下令启动国储粮仓朝南面大规模运粮了,数量是之前的十倍不止。”

白常卿这一席话有些透露机密的意思,但在座的都是文官集团里的头面,倒也不会拿出去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