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页

一时之间,应征者寥寥。

没人……

其实可以理解,镇。国。军是什么?显然无论是内廷还在外朝,都没有这个编制,估计在大家的眼里,也不过是乡勇的水平,何况好男不当兵,再者这镇国营招募的标准也高,居然至少要过了童试的童生,这还是最低的标准,至于年龄、身高,也都有标准。

这种情况,能招募到人就怪了。

不过在叶春秋查过了水晶工坊的账目之后,就笃定了下来,自己有钱了。

水晶开始逐渐风靡,这和大规模的推广分不开关系,而今销量极大,几乎是原先的高温熔炉和新建的溶炉日夜开工,也是供不应求,这种可以大规模制造,却成本低廉,而价格高昂的东西,简直就是暴利,因而现在账上的盈余有三万七千两之多,这才只是个开始。

有了这个,叶春秋的底气就足了,和王守仁商议了一下,然后轻飘飘地将这月俸增加到了五两。

五两银子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一年下来就是六十两,足够一家几口殷实的过日子,至少是不愁衣食住行的。

这个时代,因为美洲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涌入,所以银价没有暴跌,寻常人一月下来,能有一两银子就已算是了不得了。

渐渐的,前来应募的人多了一些,虽然有不少是滥竽充数的,且统统被王守仁挡了回去,却也有不少举业不成,家境又是一般,不得不在外谋生的童生前来应募。

京师并不大,消息流通得很快,因此过不多久,这消息传了开来,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其实这都是理所当然。

叶春秋现在每日都往大营里跑,今日一早起来也是如此,不过这大清早,他刚刚洗漱,却有人寻上门来,只见邓健一脸的义愤填膺,见了叶春秋的第一句话便是:“叶春秋,我们友尽了。”

友尽……

叶春秋刚刚穿戴一新,正要出门呢,话说回来,邓御史也真是够闲的,吃饱了没事做,特意跑到他家,就是为了来告诉他这个?

邓健说完这句话,便气冲冲的拂袖要走。

叶春秋有些可笑不得,连忙叫住了他:“邓兄,且留步,总要说个明白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