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页

至于其他人,都是不苟言笑的稳健之辈,谁也不能从他们的眉宇之间看出他们的喜怒。

这个捷报实在是过于离奇,而且也让人猝不及防,就在所有人都在为那暹罗之事焦头烂额的时候,姓郝的居然轻描淡写,把事情解决了,而且据闻那暹罗王的首级也已送来了,几乎可以确信,这一次,郝风楼立了大功。

朱棣的心情,经过了大起大落之后,倒也平静下来,他深知此事的意义,也深知郝家为大明解决了一个隐患,为自己解决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

因此他头戴通天冠,身穿冕服,却没有表现出君王的威仪,嘴角焕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直截了当的问:“诸卿,这捷报,诸卿可都知道了吧,朕也就不赘言了,暹罗一战,皆赖那郝风楼力挽狂澜,也是诸将士劳苦功高,这暹罗既已平定,朕也终于能睡个好觉,吃口好饭。”

众人纷纷点头,这个时候谁敢挑出半个字的错来,当然都是一副欢欣鼓舞的模样。

第六百七十六章:居功至伟

朱棣抛砖引玉,其他人自然也就该表态了。

此番确实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说白了,拿下暹罗,对朝廷来说,并非是利益的问题,追根问底,还是面子的事。

对于天朝上国,面子比天还大,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人活一张脸嘛。

这种政策,一直为后世嬉笑,殊不知所谓的面子,其实就是威慑力,当大明能展示它的富强之时,其他小国自然也就不敢轻易挑衅,这些‘小邻居’‘小伙伴’最大的特点就是穷,人一穷,就不免容易铤而走险,真要穷疯了,什么事做不出,光脚不怕穿鞋的,他若是在边境寻衅,你能奈何,若是征发大军去打,他龟缩不出,依靠着崇山峻岭,慢慢耗你个七七八八,而一旦你大军退散,他立即出击,掠夺你的州县,教你首尾不能相顾,让你焦头烂额。

可是一旦告诉他,你惹我,那么必定死定了,大爷我不差钱,也不差兵,这些人,自然也就安份老实,穷不是你的错,可是你寻衅滋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本来此次,朝廷已做好加赋、调拨大军的打算,如今倒好,一切都已省了,那郝风楼实在是居功至伟,谁也挑不出一个刺来。

率先发言的乃是金忠,金忠笑吟吟的道:“郝风楼此番破敌,微臣看了战报,实在教人大开眼界,以五千之兵而破灭一国,真是始料不及,此等功绩,也算是前古未有,便是黔宁王,怕也比不上。”

黔宁王便是沐英,当年沐英、蓝玉奉命带兵进云南,大败元军,战功彪炳,因而镇守云南,成为大明柱石。

朱棣听了,微微颌首点头,他自诩自己要开太祖那样的功业,那太祖最大的功业,不就是开创基业么,因为有沐英这些良将,镇守四方,而如今自己有个郝风楼,亦是不遑多让。

解缙微微一笑:“此战为朝廷解决了心腹大患,实乃旷世之功,不过眼下大局已定,微臣以为,陛下理当未雨绸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