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页

数千骡马在周力帆的努力下,很快便征集了,周力帆自是一副拼了老命的姿态,一日下来,只匆匆吃了些糕点,交卸了差事,已是累的浑身就要散架,这一次是真正的疲惫不堪,不过他的际遇却是遭不少人眼红,眼下就怕没事儿做啊。

倒是这次日,瓦剌和鞑靼人并没有攻城,此番瓦剌人折损了如此多的精锐,自然不肯再浪费兵力,而鞑靼人呢,却也有小心思,鞑靼损失惨重,自己岂能重蹈覆辙,只要自己没有损兵折将,这主动权就在自己的手里,若是把自己的赌注压上去,岂不是愚不可及。于是双方各自请对方出兵,折腾了一天才最后议定,明日时分,大家各自出动兵马,攻打北京九门,只要城破了一处,便有机会。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等到夜晚降临,十几里的连营篝火都点了起来,亮如白昼,而在朝阳门这边,一场紧急的会议却在召开,赵王朱高燧脸色铁青,看向军中众将道:“朝阳门虽是大捷,可是瓦剌和鞑靼依旧兵强马壮,城中多老弱,若是明后日他们攻城,咱们可就大势已去了,因此,这北京的存亡,便在今夜,尔等肯跟本王出城决战么?”

众人听了,不敢怠慢,纷纷道:“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朱高燧很装逼的把头抬起三十五度,用郝风楼事先教他的口吻道:“这不是为本王效劳,而是为天子效命,是为苍生效命,是为江山社稷,是为祖宗基业效命,此战,本王打头阵……”

他看向郝风楼,继续道:“郝大人,押后,诸位,今夜,咱们就是兄弟手足,不求同生,但求共死了。”

第五百八十章:你死我才能活

对于自己押后的事,郝风楼倒是没说什么,后头毕竟安全一些,如今确实没什么自己事儿了,何必连这个功劳都抢。功劳,可都得用血来挣的,若是一不留神,稍有什么差池,命丧这北京城外,将来朝廷再如何抚恤,却也换不来自己的金贵之躯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或是君子不立危墙,这种话语,绝大多数,都是后世的儒生面对到了困难,感受到了性命的危险,譬如那蒙古人来了,把刀架在脖子上,他们读了一辈子书,早就把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之类的话忘了个干净,二话不说,立即便跪了,口呼大王万岁,于是剃发易服,摇身一变,成了元臣,成了金臣,可是不免心有不甘,想那文天祥,想那史可法,心里便不是滋味,于是仔细一琢磨,引经据典,最后眼睛一亮,便把千金之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之类的话大摇大摆的挂出来,顿时,脸上就有光了,你瞧瞧看,瞧瞧看,良禽择木而栖,千金之子才坐不垂堂,史可法那样的蠢货,连自己的身体发肤都不要,有违孝道,君子才不立危墙,文天祥显然不是君子,分明就是小人。

这等人的心思,最是可恶,孔孟的学问,无所谓好坏,可是后世的读书人,为了自己的私欲,总是不免去歪曲他们的经义,最后形成无数的糟糠,而偏偏,郝风楼倒是很喜欢这样的糟糠,自己垫后,那不是自己贪生怕死,分明自己是君子,君子垫后,理所当然不是,唯有那些个卑鄙小人,才傻乎乎的冲在最前,吓……死了再活该不过。

其他人亦是没有意见,大家自然,各做准备去了。

赵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显得很是激动,此时命人穿戴铠甲,不见了郝风楼,便不禁左右张望,问人道:“郝风楼去了哪里?”

那人道:“似是往左营去了。”

赵王不禁怒了,道:“迟早要死在女人手里。”

这左营,其实便是宫里的人出来助战,一群宫娥、太监之类的家伙,也换上武服,站在城墙上,无非就是壮壮声势,偶尔也负责一些伤患的处理,带队的,便是荆国公主。其实这样的事,若是在大明中后期,或许是不可想象,可是在现在,却是不同,太祖的马皇后,亦是巾帼英雄,至于如今的徐皇后,在还是燕王妃的时候,当时南军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她亲自带着女眷,登上城楼助战,此时北京城危如累卵,公主助战,并没什么。这也算是老朱家的传统,女人强势的时代,往往都更犀利一些,反而圈养着一群莺莺燕燕的天子,大多数,和洪武、永乐相比,都显得有些暗淡无光。

郝风楼这两日常去那里,假装是探望伤患,实则是什么心思,别人不知,赵王却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