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一封急报穿至西华门,随后由小太监立即送入宫中。

眼下御审还在进行,可是这时候却有小太监如没头苍蝇一般送到了奉天殿前,只是这太监到了这里,却又踟蹰不前,既不肯走,又不敢进去,只在踟躇之际,倒是三宝太监自殿侧拐出来,看到这小太监,招呼他道:“王公公不是在通政司里公干吗?怎么,这个时候来奉天殿做什么?”

太监见了三宝,松了口气:“出大事了,西华门有急报,奴婢不敢做主,只得送来,可是……”他看了奉天殿一眼,咽了口吐沫:“若是寻常的小事,奴婢也不敢来打扰陛下,只是这事儿干系着泰宁卫和锦衣卫,陛下不是说了吗,但凡有西华门和那三卫的消息都要立即禀奏,现在这两个消息在一起,而且事射极大,奴婢若是不送来,到时陛下少不得要怪奴婢懈怠,可现在虽是送来了,却……”

三宝太监伸出手:“你拿来咱家看看。”

太监如释重负,将急奏递给三宝太监,三宝太监打开一看,脸色也阴沉下来,他朝这太监道:“你回去吧,这事儿确实非同小可,咱家给你递进去。”

三宝太监手里拿着急奏,感觉这小小的纸片儿重若千钧,倒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硬着头皮冲进了奉天殿。

第一百零九章:逆鳞

奉天殿里,大理寺卿重新站出来,道:“陛下,微臣以为,郝风楼既然愿意伏法,为安众心,依律,当以谋反论处,微臣以为……”

刑部尚书郑赐却是笑了,道:“谋反,谋的是谁的反,于大人掌大理寺,说出如此的话来,未免不妥吧。分明这是伤人的刑案,何来谋反一说,既是要按大明律来处断,罢其官职,流配三千里即可,何必非要论以谋反,祸及他的家人?”

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突然冒出来:“此言差矣,郑大人的话,下官不敢苟同,当今陛下恢复祖制,又涉及到了宗室,依我看,不适合用大明律,而该用大诰来秉公处置才好。”

这些朝廷的官员,一个个都是老油子,为着各自的目的,单单围绕一个量刑的问题就可以争得不可开交。

先是争刑律,到了现在又开始争到了大明律和大诰上头了,大家之所以争,正因为这里头有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大明律的刑法比较正常,沿袭的宋律和元律,可是大诰不一样,大诰是太祖他老人家的‘量刑标准’,而在太祖时期,贪墨几两银子就要剥皮充草,可以想象,如郝风楼这般的‘重罪’,不杀他家满门,那就不是太祖的风格了。

所以围绕大明律或是大诰来相互争论,极为必要。

三法司的几个主官本就不是省油的灯,如今各执一词,火气都是不小。

朱棣有一种深深的厌恶感,他讨厌争论,喜欢乾坤独断,可是他心里清楚,自己要达到目的,就必须接受他们的争论,火候差不多之后,再假作兼听了各方意见的样子,做出决断,这个样子,他一定要做。

对郝风楼,他心里抱着一丝同情,可是他明白,郝风楼自己承认罪责的那一刻,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置的问题了,朱棣眼下的底线是让郝风楼活命,至于其他的事都可以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