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这二百魏博军卒在途中折损了十数人后,抵近木砦,立刻和卢龙军防线发生了碰撞。两边一交手,卢龙军立刻感受到了之前不曾体会到的压力——这些魏博军卒不仅武技娴熟,相互间的配合也要比之前攻过来的魏博军卒要好得多!

经过之前的几次试探攻击,这一回魏博军显然摸到了攻击的脉门。打头的几名魏博军卒将大盾往木砦后的卢龙军砸过去,将卢龙军据守木砦的铁甲枪兵逼退几步,分出几杆长枪来占据木砦,然后跳上来几名特意从军中临时集中抽调的重斧手和大锤手,对着木砦就叮叮咣咣狠劈了起来。

卢龙军枪兵让过木盾,见对手开始拆砸木砦,立刻又挺枪逼迫上来,和魏博军卒的长枪手互戳。就这么一让,就把据守木砦的优势给让了出去,反而要主动抢占木砦的防御正面了。卢龙军有队列和纪律优势,魏博军有武技优势,可谓各有优劣,但如今双方隔着木砦厮杀,立刻就显出武技的重要来。

卢龙军的刺杀技术传自穿越者李诚中,简单实用,在周边战友的团队合作下,可以抵挡一般高手不成问题。魏博军卒家传的武技,个人战力强悍,但适合混战。如果双方之间没有间隔,在坚持队列和严守纪律的卢龙军铁甲枪兵面前,魏博军的武技将毫无用处,注定是被平推的结局,但有了间隔以后,木砦反而成为卢龙军的障碍,卢龙军的队列优势发挥不出来,想要整体平推也推不出去,只能和魏博军卒被动的拼枪刺。

卢龙军的枪兵阵列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魏博军卒的个人武技,但在眼前隔着木砦的情况下,魏博军的长枪手施展家传武技,并不向卢龙军的铁甲上刺,而是照准头盔击打,往往打得又准又狠,虽说不能立刻致人死伤,但被枪头抽中头盔,卢龙军卒们也好受不了。

厮杀片刻,已有一些卢龙军铁甲枪兵忍受不了魏博军卒的战法,跌跌撞撞退了下去,由后排补位,还有一些硬撑着的,也几乎眼冒金星了。在卢龙军的枪刺下,也有些魏博军卒被刺中倒下,但想要夺回木砦的防御正面,有着很大难度。

眼看着木砦就要被魏博军的重斧手和重锤手们破坏殆尽,防御线摇摇欲坠。

第八十一章 大王庄——将军庙(五)

营指挥熊虎将局势看得清清楚楚,他重重呸了一声,吐出一口浓痰,向营教化、营虞侯们道:“看来木砦不能要,看上去阻挡了魏博狗子们,但实际上也阻挡了咱们自己!”

教化和虞侯、参军们都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基层军官,他们纷纷点头,同意熊虎的看法。熊虎见众人同意,便道:“魏博狗子们要砍木砦就让他们砍去,咱们后撤十步,放他们进来,跟他们当面拼刺,老子不信就拼不过他们!”当即向虞侯下令。

虞侯进入一线战地,挨个向各都都头、队正下达了熊虎的命令,铁甲枪兵们便在军官的口令下临阵后撤。第二排平枪前指,第一排后退至第二排身后,平枪列阵,第二排再退至第一排身后,如此交替而下,让出了一片空地。

同时,参军将熊虎的作战指令飞速记录下来,然后报至厢指挥部备案。根据卢龙军的作战条令,营指挥有临阵机变的决策权,只要得到营指挥部教化、虞侯的同意,便可做出军令的变更,同时该条军令要立刻禀告上级指挥部知悉并作为战后评析的参考。营指挥也可以在没有教化和虞侯的同意下变更军令,但一旦失利或没有达成目的,战后需要视情况予以相应惩罚。

卢龙军铁甲枪兵的后撤招来魏博军卒的一阵欢呼,他们飞快将木砦砍断砸烂,然后跃过废弃的木砦,冲向了卢龙军。皇甫峻见前方打开了缺口,心头一阵狂喜,指挥余部向大王庄发动冲击,以增援前方的魏博军卒。

可惜皇甫嵊刚才处于后阵之中,没有看到卢龙军卒的临阵后撤方式,否则他肯定会相当震惊,仔细掂量掂量是否投入后备力量了。卢龙军的临阵后撤说起来轻松,但要实施起来是需要相当勇气的,难度也非常大。数百名士兵向后撤出十步之遥,这个举动放在后世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九成以上会造成军心动摇,继而导致全军溃败。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就算战场上的军将们决定让出纵深,诱敌而入,通常也不会下达这样的军令,他们的习惯是将一线厮杀的军卒作为弃子,让这些弃子顶在前面争取时间,后队士兵缓缓撤退。当弃子们死光了,或者自动溃散了,后撤的过程也结束了,军队还能继续作战。如果溃散的弃子们想要逃回后撤的本阵,那么他们必须绕道,否则将会被己方的弓手射杀,甚至直接被督刀队砍头。

原因无他,卢龙军敢于做出这样的后撤举动,是因为严格队列训练的威力,以及对纪律遵守的毫无保留,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而言,却是难之又难的事情。所以这个时代中,指挥军队的将官们几乎不会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发布后撤的命令,哪怕是自己要开溜了,也绝不会说出“后撤”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