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改土归流,大明帝国阶段性统一【求月票】

那以后在贵州就无法和其他家共存了,双方也会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

只有各家共进退,那不管是元朝也好,明朝也好,都会把他们重视起来,让各家土司继续维持在当地传承千百年的权力和威望。

播州杨氏首领杨元鼎的想联合水西土司以及其他土司立刻倒向明军,杀掉自己地盘内的蒙古人,向明军投诚。

对于这个建议,水西土司龙赞心中是基本赞同的。

但是他毗邻的位置距离云南的蒙古人最为接近,一旦杀掉蒙古人,云南的梁王巴扎拉瓦尔密肯定会翻脸。

蒙古人的怒火首先就要倾斜到水西土司这里。

所以东边儿的播州杨氏害怕明军,西边儿的水西土司害怕蒙古人,双方就必须得商量好一个万全之策,才能让贵州的各家土司共同进退。

《仙木奇缘》

不过,播州杨氏和水西土司相互在商量却很是麻烦。

如何投降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如何避免自家遭受损失,都是他们犹豫不定的事情。

湖南明军的进攻步伐,却没有丝毫的停止。

随着应天府最后一批兵马的到来,行湖南行军都元帅汤和率领大军向贵州东部的播州土司杨氏发起了进攻。

播州土司杨氏虽然是当地的霸主,但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明军,却没有丝毫的招架能力,只能凭借险峻的地形节节抵挡。

仅仅是十天的功夫,播州杨氏就丢掉了靠近湖南的七八座城池,数万的人口都被明军一口吃下。

播州杨氏损失的兵马虽然不多,但士气已经是一片低落。

播州土司杨元鼎心中焦急万分,知道要是再不向明军投降的话,那等到明军再打上十天半个月,自己的老巢播州恐怕也要被攻陷了啊。

所以,他顾不得水西土司等各家的反应!

独自派人向大明行军都元帅汤和发出了求和的请求。

在得到播州杨氏的求和之后,汤和却显得不急不忙,他并没有因为播州土司的求和高兴,反而是心中希望播州土司杨氏继续抵抗。

这时候,作为副将的郭英确实有些不解。

“汤大哥,咱们若是收降了播州杨氏,那可不岂不是就是省了许多力气,为何却说要考虑考虑,没有立刻答应他们呢?我看,这波州杨氏也是很老实的,又是送儿子来当人质,又是给咱们提供牛马,搬运粮草,还要给咱们开山辟路,这已经算是很听话的了呀。”

听到郭英的话,汤和一笑,他对郭英说道,“郭老弟,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在我进军之前,陛下和英王就已经跟我说过了,贵州的战事胜利,不在于各家土司归附,而在于把当地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什么是改土归流?”郭英一脸疑惑。

他是一个粗豪的武将,对于什么是改土归流根本不懂。

而且,郭英不久之前才从淮西调来湖南,对于湘西一带的剿匪和改土归流没有见过。

“所谓的改土归流,就是把当地土司占据的土地收归朝廷所有,然后分给当地的驻军和百姓,让他们以后缴纳赋税时候,不再向土司缴纳,而是向朝廷缴纳。”

“归流的话,则是把当地的所有权力和官职,从原本土司手中收回到朝廷,原本土司统统废除,治理当地百姓的人从土司换成朝廷的流官,几年一任轮流执掌。”

“这么做下来,就避免了新一波的土司诞生,这就是改土归流。”

听了汤和的解释,郭英顿时大为赞叹,“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陛下和英王果然是深谋远虑,我看贵州这里的各家土司,真如同土皇帝一样,咱们俘虏的那几个土司士兵就誓死不降,我原来还以为他们是冥顽不灵了,现在看来是忌惮这些千年土司,只知道土司,不知道朝廷!”

汤和点点头说道:

“没错,这些俘虏的家人妻儿,都在土司的掌控当中,他们若是投降了,那全家恐怕也得丧命,所以播州杨氏想要投降,那就必须接受改土归流,否则的话,绝对不答应,反正我们也不要着急,那就慢慢的进攻。”

不过,不过既然播州土司杨元鼎派人前来求和。

汤和还是利用这个时间修整了一下士兵。

同时把播州土司想要求和的消息派人快马送往应天府。

朱老哥朱元章在接到汤和的军报后,立刻就把朱瀚找来商议。

“七五,播州杨氏果然是不经打,这才打了不到半个月,他们就派人向汤和求和投降,你觉得咱是不是可以先答应下来,改土归流以后再说?”老哥朱元章说道。

对于贵州这一带的情势,朱元章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里地形崎区,山路十八弯。

这么一个穷困的地方,如果一个个打下来的话,那么没有一年两年,恐怕是做不到的,这需要消耗大批的人力物力。

老哥朱元章觉得,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北方征讨元军残余势力上。

听到老哥朱元章的话后,朱瀚摇了摇头说道:

“我们应该坚持原来的策略,一定要拿下贵州,完成改土归流。否则贵州一旦留下这些土司,日后必成大患。”

朱瀚说的这话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今这些土司跟着蒙元屁股后面进犯湖南,大明出兵讨伐,算是师出有名。

如果一旦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在各家土司见识了明军的实力之后,必然不会乱惹是非,让明军没有理由拿他们开刀,无法实改土归流。

到那个时候,一拖再拖之下,就极其容易把这些土司问题拖延成难题。

历史上的大明王朝,对于贵州的攻略中,包容了这些土司。

大明进攻贵州的时候,各个土司纷纷向明军投降归顺,而且都表现的极其顺从。

哪怕是当地的明军将领马烨,对贵州土司首领奢香夫人百般羞辱。

想要激起他们的反抗,然后借机镇压消灭土司,完成改土归流,却也让他们给硬生生忍了下来。

历史上的贵州土司忍辱负重的能力,让人叹服。

而一直到了明朝末年的万历时,当地的土司看到了明朝的虚弱!

趁机爆发了奢安之乱,贵州土司造反就消耗了大明将近一半的国库,为以后大明走向末路,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

所以,如今有朱瀚在,自然不能允许贵州再有这些土司为隐患。

朱瀚继续强调,“老哥,我们必须控制贵州的土地,也必须统治贵州的人口,这些土司可以给他们富贵官职,也可以让他们保留各自的宗族,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待在贵州这个地方。”

朱瀚对于这些土司也并不是想赶尽杀绝,只不过是不能允许这些土司政权在贵州继续存在。

朱瀚紧接着说道:“我们应该派人去告诉汤和,继续坚持原来的策略,让汤和也转告播州土司杨氏,还有其他的贵州土司。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不允许一个土司自治的贵州存在,无论他们的土司存在了多长时间,上千年也好,数百年也好,通通都要变成大明的领地,实行流管管理。”

“当然,他们这些土司可以保留各自的家族财产,迁徙到其他地方,而且在其他地方还可以让他们继续有自治权利,只不过这个地方绝对不能是贵州。”

朱翰准备以后把各个土司迁徙到辽东和高丽等地,跨越上万里距离可以把他们分化瓦解。

只要是各家土司迁徙到辽东,那他们就再也没有盘根错节的势力。

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迁徙,大明朝廷也可以继续对土司进行分化瓦解,让他们在中原各地分散落户。

听到朱瀚的话,朱元章点点头说道,“七五,你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情那咱就不变了,听你的!”

“来人!传咱圣旨,派人去告诉汤和,就说咱和英王已经商定,这贵州土司的事情,维持原来的策略,不准改变。让汤和告诉播州杨氏土司,他们要想投降活命,那就乖乖的献土投降,交出播州的土地,还有人口,播州土司杨元鼎若是答应,那就让他亲自来应天府,咱给他加官进爵的!”

“谁要敢顽抗,那就是死路一条。”

商定好了如何处置贵州土司,朱元章紧接着又是说道:

“七五,现在徐达已经在河南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进攻关中了,你还有什么需要叮嘱他的吗?”

朱瀚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了,蓝玉、常遇春等人带去了大批精锐和粮草补给,已经是万事俱备,咱们在应天府等着他收复关中的好消息就行。”

北方的蒙元残余,除了一个王保保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李思齐、博罗帖木儿等人还比较能打。

其他的元军将领,统统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根本不是徐达的对手。

况且如今在大明军队中,已经是装备了大批的火枪、火炮,这些火药武器威力巨大,任元军再是骁勇善战,只要挨上一发,那立刻就是命丧当场。

所以,掌握了先进火药武器的明军。

再加上徐达、常遇春等百年一遇的天才将领,自然是没有什么失败的可能。

这时候,老哥朱元章忽然又是说道,“对了,七五,昨天你在太学搞的什么动静,好像放了一个大炮仗,声势震天啊,咱在皇宫里都是听见了啊。”

朱瀚听到这个话,不禁就是尴尬一笑,昨天的时候,他在太学工坊中与万户陶广义等人在研究制造蒸汽机,却不想因为制造的工艺出现问题,那个好不容易造出来的蒸汽机,发生了锅炉爆炸。

那动静,可谓是声势震天,连在数里之外的皇宫内都是清晰可闻。

大半个应天府的百姓们都以为发生了白日炸雷。

幸亏朱瀚知道这锅炉的危险,在试验的时候让众人都躲在远远的位置上,这才没有造成什么人员上的损失。

朱瀚笑着说道,“哥,我正在带着万户他们研究怎么烧开水呢!”

听到朱瀚的话,老哥朱元章顿时就是一愣,“啥?烧开水?开水有啥可烧的?”

朱瀚笑着说道,“哥,你还不知道,这烧开水,可是如今最强的工艺,谁要是能把开水烧好了,可是关系国计民生!”

“反正,我已经给他们许下了承诺,谁要是把这开水给烧好了,那就奖励黄金千两!”

“黄金千两?”

这话一出,老哥朱元章顿时也是一惊。

黄金千两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过这么多的黄金。

“烧开水?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个烧开水法?”老哥朱元章说道。

随后朱瀚就把自己正在实验原始蒸汽机的事情告诉给了老哥朱元章。

详细地讲了一遍什么是蒸汽机,然后就是蒸汽机的原理。

老哥朱元章听到一半,就立刻意识到了其中巨大的好处。

“七五,你说的这玩意一旦造出来,岂不是只要有煤炭烧水,那就可以不用牛,不用马,就可以让船舶和车马自己走?”

对于老哥朱元章的这番话,朱瀚也是大为惊奇!

果然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一通百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