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朱元璋岂能要我们的命?

听听,这是人话?

朱元璋知道后,并没想着对唐胜宗处理的太狠,毕竟是一起打过仗的老兄弟,而且朱元璋也不是无情的人,他斥责了唐胜宗一番,然后把唐胜宗的侯爵爵位剥夺了。

虽然剥夺了爵位,但侯爵府依旧是唐胜宗的,而且赐给唐胜宗的钱财比以前是侯爵的时候还要多,并且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朱元璋还找人告诉唐胜宗,让他往丝绸之路里投点钱,分几年红利,就可以让他好几辈子都高枕无忧。

唐胜宗也算听话,老老实实按照朱元璋的安排走,可朱元璋却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虽然被革除爵位,但唐胜宗却时刻想彰显自己的地位,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唐胜宗为了让家里人看得起他,彰显自己的地位,他就在家乡大肆购买土地,建立豪宅,显示他人上人的地位。

唐胜宗没想过什么土地兼并,而且他不觉得自己是土地兼并,反正地都给百姓种,而且他收的租子也少,自己也可以搞到更多的耕牛让他们使用,这么好的事情百姓们都愿意,朱元璋凭啥不愿意?咱唐胜宗也没有欺辱百姓不是吗?

而且你朱元璋革去我唐胜宗的爵位,总不能不让我连点地位都没有吧?

这样做谁还愿意跟着你朱元璋混?

唐胜宗觉得买点土地没什么,自己一边赚着钱,一边在老家当地主,何乐而不为?

但让唐胜宗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让朱标彻查土地兼并的事,而且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说朱元璋对土地兼并的事非常恼怒,不仅是下令彻查,而且还要从严处理,这让莽夫唐胜宗认为,朱元璋是在针对他。

所以,唐胜宗在得知这件事以后,第一时间赶到应天府,并且直接来到冯胜的府邸,让他帮忙出主意。

之所以选择冯胜,是因为在冯胜之上的朱瀚、徐达、常遇春、冯国用等人,根本不参与他们的事情。

朱瀚就不说了,像徐达、常遇春、冯胜的哥哥冯用,这四位都是大明建国功勋排名前四的武将,他们现在已经不需要什么地位和金钱来衬托,而是要做到明哲保身。

冯胜虽然也封国公,但功劳毕竟是小了一些,而且他有野心,逐渐的成为武将中的带头人,所以反唐胜宗来到应天府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冯胜,希望他出主意,让朱元璋赦免他们的罪责。

其实,唐胜宗不来找冯胜,冯胜自己也得寻求自保。

兼并土地,也有冯胜的一份。

而且来找冯胜的不仅是唐胜宗,其他武将也都跑来找他。

唐胜宗和其他武将在一起嗔斥着朱元璋不近人情,拿老兄弟开刀就是在过河拆桥,大家深以为然,不停地附和着唐胜宗。

当然,抱怨归抱怨,他们也只是嘴上说说,没想过造反之类的事情。

冯胜倒是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但神情肃穆,眼睛空洞无神,很明显心不在这里。

唐胜宗和别人讨论的热火朝天,可不经意的朝着唐胜宗看了一眼,发现冯胜神游物外,顿时就不满意了:“老冯,你干啥呢?你是带头大哥,脑子又好用,你给大家伙出出主意,让陛下不要惩罚咱。”

听到唐胜宗的话,其他武将纷纷扭过头看向冯胜,然后七嘴八舌的开始请求起来。

他们的诉求其实和唐胜宗一样,就是让朱元璋免于惩罚自己。

“不惩罚?”

冯胜瞥了眼唐胜宗,又看了看旁边的人,摇摇头说道:“不可能不惩罚。”

“那还能咋惩罚?”

唐胜宗双手一摊,非常艮的说道:“老子现在连爵位都没了,再惩罚我,难道还能砍我的脑袋不成?”

冯胜没有说话,但心里却很清楚。

砍你脑袋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冯胜也需要自保,面对唐胜宗等人的逼问,冯胜想了想继续道:“其实,陛下已经对我们网开一面了,陛下如果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我们会受到最严苛的惩罚,现在他把这件事交给太子去做,这就说明陛下想给我们活命的机会。”

中人听到后,纷纷猜测到朱元璋是要让他们这些老兄弟们臣服于朱标……可是,他们心里是不服气的。

在他们心中,朱标远远比不上朱瀚,朱标根本没资格成为大明的储君。

朱瀚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想到现在也被朱元璋过河拆桥了,大家纷纷有一种兔死狐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