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心动的朱元璋【求全订】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在超过这个投送能力极限之后,一旦在边疆的战争当中露出任何一点劣势。

随后的补充都是非常的困难。

比如大明现在在哈密一带布防的军队,耗费的粮草是在辽东布防军队的五倍有余。

而且,这已经是把西北地区所有的运输车辆和马匹都使用上的情况,一旦明军在哈密地区遭受了损失,至少五年之内是没有办法填补伤员缺损的。

所以,大明现在在边疆地带尽量减少大规模的消耗作战,改为利用自己自身的政治军事优势,从文化和心理上巩固边疆。

“什么文化和心理?”老哥朱元璋对于这个新冒出来的概念又是一阵惊奇。

这令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朱元璋的印象当中,开疆拓土无非就是政治和军事。

政治上巩固笼络人心,军事上打服对手,除此之外他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朱瀚微微一笑,继续对老哥解释道,“这些边疆地带,我们汉族的人口占据数目实在是太少了,比如在哈密一带,当地的畏吾儿人恐怕有半数之多,其他剩余的蒙古人克烈人也差不多有三到四成,真正的汉人或者汉人后裔,也就有一两成,我们如果不从文化上把他们给彻底征服,将来必然会耗费无数的钱粮和精力在军事上,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把哈密地区巩固好。”

朱瀚说的这话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哈密地区,因为之前蒙古人的压迫,自然都投靠了明军的麾下。

一旦安定下来,当地人数上占据优势的畏吾儿等人,恐怕会有其他谋求自主和分离的心思。

大明到了那个时候要想维护边疆的统一,可就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了。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开始就双管齐下,在军事政治手段的同时,立刻从文化和心理入手,把他们给彻底同化过来。

“七五,你跟我说说,你到底打算是怎么办?”朱元璋立刻问道。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这些边疆民族与我们曾经有过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

蒙古人现在已经被赶跑了,时间一长,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他们与我们之间恐怕也难免会产生新的矛盾。

其实大多数的矛盾都是因为彼此之间沟通不好,我们说的一件事情在他们听来,却会认为是另外一件事情,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在边疆地区大力推广大明的官话和汉字。做到车同文书同轨,把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做过的事情,在遥远的边疆地区再做一遍!”

听到朱瀚这话,老哥朱元璋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他一边抚着自己精心留出来的两撇胡须,一边点头说道。

“这个点子,咱以前也想到了!当年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车同轨书同文,到现在我们都还得学他呢。咱以后如果能像秦始皇这样,给子孙万代留下这么一个好法子,也不枉当这一回大明皇帝。”朱元璋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听到老哥朱元璋的话,朱瀚非常有自信的点点头说道:“当年秦始皇留下的政策都是在政治上的,现在老哥伱只要听我的,给咱们大明留下一套文化上的,不!应该说是精神上的大一统,那必然也将会跟秦始皇一样名垂千古,后人无论经过多少代人都会知道你的伟大!”

老哥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脸色都激动的通红起来。

“真的吗?那你快说说,想让咱怎么做!”

朱瀚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这些事情咱们也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并不是多么新奇的招数,就比如刚才我说的推广大明官话和汉字,在蒙古草原上现在不就已经做的很好嘛!”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是露出满意的微笑。

自从蒙古人崩溃之后,草原上就一直受北平都护府的管辖。

那里的蒙古王爷们已经被大明尽数收编,他们全部交出了手中的草场和山林土地。

绝大部分的蒙古王爷都搬到了北平去享清福去了。

这些交出来的土地,大明也不是白白占有,而是每年付给他们租金。这些土地和草原被分配给蒙古各个部落的牧民,牧民们不再受王爷和领主的管辖,而是直接受大明官府的管辖。

这样一来,就省了一层“中间商”赚差价,他们上交的税赋和贡品就少了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