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太子朱标

越是搞不清情况,胡惟庸就越是小心翼翼的当差。

胡惟庸回去之后一连三日都没有回家,一天到晚吃喝都住在衙门当中,督促手下的探子们,把应天府的所有丐帮以及其他相似的帮派都给排查了一遍。

在胡惟庸走后,朱瀚则是带着这些文案来到了皇宫之中,向老哥朱元璋汇报。

“什么,堂堂的应天府,竟然还有这种事?”

朱元璋听了朱瀚的描述之后,又把送来的卷宗细细看了一遍,立刻勃然大怒。

在这些卷宗当中描述的丐帮种种恶行,几乎可以是说人神共愤。

“咱当年也是要过饭的,你我兄弟在街上讨生活的时候,可没见到这么多的败类恶行!”老哥朱元璋痛心疾首的说道。

说实话,他们当年逃荒在街头当乞丐的日子,那也是充满了艰险,但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填不饱肚子的危险,如此同类相残实属少见。

“哥,这也是没有办法,当年天下大灾,人人都吃不饱饭,就算是再可怜也不会有人发善心随便打赏,现在大明百姓生活好了,见到这些可怜之人,都会给一些钱财施舍,这丐帮的代理们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朱瀚在旁边说道。

“那还留着这些败类干什么?立刻下令锦衣卫去抓人,抓到之后也不用交三法司了,全都砍头!”朱元璋气呼呼的说道。

在这些丐帮的罪行当中,最让朱元璋生气的就是他们的采生折割。

虽然其中不少儿童,真的是由父母亲人卖给丐帮的,但他们随后残忍手段,绝对是能够让朱元璋容颜大怒。

朱元璋这时候看到案卷里一个采生折割制儿童死亡的汇报。

“七五,你瞧瞧这里这帮畜生,还把这小孩身上蒙上狗皮,想要让他装什么人狗!不把他们这些败类给扒皮充草,咱这皇帝就给他来当!”

老哥朱元璋如此动怒,除了这些丐帮的罪行实在令人厌恶愤怒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朱元璋觉得自己受到了蒙蔽欺骗。

在朱瀚的帮助下大明王朝,从建立以来就是蒸蒸日上文治武功,冠绝天下,强大的蒙古人也落荒而逃,把蒙古高原老家拱手让于明军。

在内政方面,大明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短短数年的功夫,就把凋敝的民生恢复,天下人口暴增数百万,商贸繁荣,以至于仅仅依靠商税,就能够供养大明的近百万大军。

但是在这么辉煌的文治武功背后,天子脚下的应天府,却有这么龌龊的罪行,每天都在上演。

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大明外表光鲜辉煌,内部却充满了这么多的毒虫鼠蚁。

他的脸上都觉得有些臊的慌,甚至怀疑百姓们会不会因此对朝廷产生质疑。

“必须要狠狠的处罚这些败类!不过,铲除了应天的这些败类,其他像是苏州,杭州,广州这些繁荣大城市,恐怕也一样少不了这些弊端罪行!”朱瀚在旁边耐心的说道。

“那就一样杀!杀的这些贼人不敢再犯,傻的后来人不敢再学!”老哥朱元璋狠狠的说道。

朱瀚却摇摇摇头。

“仅仅依靠杀人的话,只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以后大明恐怕还要少不了出现这种罪行,毕竟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朱瀚说的。

老哥立刻明白,朱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七五,你快给咱说说,你有什么法子?”朱元璋问道。

“这些败类杀是一定要杀的,而且一定要杀的光明正大,直接给他们来一个公开处刑!”朱瀚说道。

老哥朱元璋点了点头,公开处刑他们早已经实施过。

当年一起闹红巾军的时候,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公开处刑。

至于流程,则都是先公开审理,随后再当庭处斩。

普通官府的死刑一般都是秋后处决,在威慑力上不如这种立刻公开处刑。

“那就把他们全都即刻斩首!你肯定还有别的要说的,是不是?”老哥朱元璋继续追问道。

朱瀚笑了笑,然后说道。

“没错,杀光他们还仅仅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以后要想杜绝再有人犯这种罪行,那就从根源上来杜绝。”

“你快说说怎么去根除?”朱元璋问道。

其实,朱瀚的方法也并不是多么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