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兵部尚书不太会说话,只能吐出一句干巴巴的:“我们兵部其实也很适合公主。”

……

你一言我一句,威严肃穆的御书房就跟大清晨的菜市场似的。

谁都想把楚婳这颗小白菜买回家,偏偏这个买卖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只能期望小白菜看他们哪一家顺眼,主动跟着他们回去。

楚婳赶在他们吵起来前说:“多谢各位大人抬爱,楚某早已决定去户部了。”

户部尚书只觉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砸得他头晕眼花。

其他人面面相觑,不敢置信,怎么又是户部?!

老太师和老太傅曾私底下讨论过楚婳离开翰林院后的去处,总觉得去哪都行,去哪又都差一点,不够她发挥才能,最后觉得她其实也能以昭明公主的身份在朝堂上做事。

这也是之前其他人争来争去,他们俩却始终没有表态的原因。

皇帝也好奇:“户部?昭明,你是怎么想的。”

“回皇上。”楚婳道,“要想富先修路,我想在五年内将水泥路铺满大盛的主要道路,国库有多少钱都不够这么造的,所以当务之急是赚钱。”

“嘶——”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有的人吸多了呛得喉咙疼,也有人不小心咬到了舌头,疼得眼泪花都冒了出来。

“你说什么?”老太师和老太傅完全惊住了。

户部尚书已经快晕倒了。

要按照楚婳的做法来,国库还能剩一个子吗?国库才丰盈几年

啊?难道大盛的国库注定就是个空荡荡被人嘲笑的下场吗?

楚婳:“老师,我想修路。()”

君臣众:……()”

“修路是好事,可你一下子就要将大盛各主要道路全给修了,是不是太多了点?”老太师都没想到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能虎到这个地步。

“不多。”楚婳摇头,“主要道路修好了,大盛就能四通八达,南边的粮食能以最快速度运往边境,京城的政令能以最快速度向各地传达,不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的角度来说都很有利。”

君臣哑然,他们不是不知道修路的好处,可这不是没钱吗?

皇帝才享受了几年国库有钱的日子,不必什么事都抠抠搜搜,听到楚婳的这个计划就脑壳疼,他也不好说“昭明啊,你的计划朕能认同,可是国库没钱,办不到啊。”

他这个当皇帝的不要面子的吗?!

于是,一个眼神下去,户部尚书得来背锅。

这个锅户部尚书背得心甘情愿:“公主啊,正如您所说,要按照您的方案来,几个国库都不够这么造作的啊。”

“所以我已经准备好了赚钱的法子。”楚婳从袖袋里摸出厚厚一沓纸,“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开始赚钱,不仅要赚大盛百姓的钱,还要赚其他各国的钱。只有让钱流动起来,才能钱生钱,盘活市场和经济。”

她将最上面的几张图纸递给工部尚书:“这上面是改良过后的纺纱机、飞梭的图纸,能将现有的纺纱速度提高二十倍。”

“嘶——”众人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真的假的?二十倍?

楚婳将更厚的一沓图纸交给户部尚书:“这上面有奶茶、蛋糕、糖果、肉脯、鱼虾等各种吃食的方子,还有美食街、美食节等活动规划。”

将一沓图纸交给主管畜牧的太仆:“这上面是批量化孵化鸡鸭鹅蛋,规模化养殖鱼虾的法子,还有一些饲料的制作办法。”

将一沓图纸交给兵部尚书:“这上面是自行车、三轮车的图纸,原本应该交给工部,但他们的活实在太多了,我觉得兵部应该也能胜任。”

兵部尚书并不是很想接这个任务,为难的神色刚刚露出来,就听楚婳说:“有了自行车,半个时辰最少也能前行二十里,实属赶路的上选工具。”

兵部尚书和武将们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