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别看韩爷爷现在是这个德行,他年轻的时候,那可是京城炙手可热的风流公子,他有才华,有人缘,即使家族不够强大,没有背景,他也是那些贵族小姐眼里的香饽饽。

韩奶奶当初,就是被他英俊的笑迷了眼,才鬼迷心窍,一门心思就是要跟着他。

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傻,韩奶奶嘴角无意识的翘了一下,然后说道:“他算什么英雄。”

说是这么说,但连楚绍都看见韩奶奶脸上的笑了,他好笑的转过身,又往灶膛里添了一根柴。

楚酒酒听上瘾了,她还想知道更多:“然后呢然后呢?韩爷爷救了你,然后你们就结婚了?”

“没有,”韩奶奶回答,“那时候我才十六岁,他都二十四了,他忙得很,每天都在跟不同的鬼子交涉,不让他们占咱们中国的便宜。别看你韩爷爷一辈子没扛过枪,但他也为新中国出了不少力,总之,他要工作,我呢,我也想多学习,后来我去女子师范上了几年学,毕业后,我俩才结婚。”

楚酒酒瞪大眼睛,“韩奶奶,你也是教授?!”

韩奶奶古怪的看了她一眼,不明白她怎么突然这么说。跨越将近百年的代沟实在是太庞大了,在韩奶奶年轻的时候,进入师范大学,出来的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老师,而是各种文职人员,然而在现代,大家就默认了去师范学习,学的是怎么当老师。

“我哪当的了教授,我在学校的成绩一般,出来以后,因为家里的事情太多,我都没怎么工作过,后来还是孩子大了,我才在妇联干了几年,也是沾了你韩爷爷的光,人家知道我是他媳妇,才请我去干的,要不然,哪轮得到我啊。”

说到一半的时候,韩爷爷和韩生义推门进来了,听到韩奶奶的话,一开始他俩还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搬了马扎过来,坐下以后,韩爷爷突然听出来,韩奶奶这是在讲她年轻的事。

诧异的看向韩奶奶,韩爷爷看她的眼神,就跟看外星人一样。

韩爷爷的父亲是农民,晚清的时候因为民不聊生,愤怒的他跟着其他人一起冲进了城,不管是运气好、还是他真的有实力,总之,他混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头,再后来,有了两个儿子,儿子们还没长大,他遭到敌人暗算,不幸身亡。而韩爷爷的大哥走了跟自己父亲一样的路子,参军报国,没几年,他牺牲了,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一家两个烈士,这层背景,确实给韩爷爷的仕途增添了不少助力。

所以,他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不存在别人那种白手起家,奋斗十好几年,才终于有点起色的故事。只要提起年轻的时候,就免不了说起一些敏感的话题,而别人听着听着,也就能推出他们过去是什么身份了。

以前的韩奶奶对这个讳莫如深,严禁韩爷爷跟韩生义对任何人说这种事,可今天,她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规矩。

然而再看看自己周围,亲孙子低头默不作声的剥蒜,楚绍撑着头,一边听,一边盯着灶膛里不断跳动的火苗,而楚酒酒,她缠着韩奶奶,不停的要她继续讲。

韩爷爷摇摇头,宽慰的笑起来,他走到一边,去收拾被楚酒酒弄乱的床铺。

人人都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没人会防着自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