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北方惊变

“那当然不可能。”古寻一耸肩道,“这件事太过荒谬离谱,完全坐视不理是不行的。”

“那……”扶苏露出探寻的目光。

古寻低眉含笑沉声回答道,“在规则之内,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所以扶苏你记住,有时候,必须要跳出帝国的方圆规矩,试着使用触犯律法的过线行为来解决问题。”

“阻止不了政策的下达,就试着阻止政策的实施。”

“阻止不了政策的实施,就试着影响政策的效果。”

“总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过线……吗?”扶苏皱着眉头问道,“老师心里早就有计划了?”

古寻点了点头。

焚书这件事,他怎么可能不早做安排。

如果可以的话,古寻当然是想将一切扼杀在萌芽之中。

可惜,焚书之事的开端,在于相国李斯,即使是古寻也不可能把他给‘扼杀’喽。

总不能用他未来会犯的错,来惩罚现在还没犯错的他。

所以李斯还是提出了这个缺德的建议。

从这儿也能看出李斯确实是个够狠的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不仅教导他的老师他能下得去手,连真正成就了他今日身份地位的法家,他也一样能牺牲。

不过焚书对法家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因为治理国家的官吏总是要懂法令条文的,法家的实用主义依旧能够贯彻下去,像是儒家那种才是最惨的。

四书也好,五经也罢,其中能直接用于治理国家的内容实在不多。

当然,用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习怎么做一个人倒是很不错。

不过当一个帝国的官员,这些东西显然都是没什么大用的,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去学它了。

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也不止是儒家,诸子百家中最适应帝国官场的自然是法家,除它之外的各家各派,相性都不是很好。

也许情况会比儒家强点,但也很有限。

这也是扶苏反对焚书令的另一个原因——抛开这项政策对文化领域本身的毁灭性破坏不谈,对帝国而言,这种操作也只是在无谓的加剧国内的矛盾冲突,进一步逼迫更多人谋逆造反。

为了自家朝廷的稳固安定,扶苏也不可能支持这种政策。

至于为什么嬴政看不出来焚书令的危害……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身份,理所当然的会造成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

对于一贯霸道独裁,说一不二的嬴政来说,有人敢在自己的治下造反,那显然是对方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分明是这些刁民脑后有反骨,跟朕有什么关系?

也正是因为了解嬴政的心态,古寻如果要干什么违逆对方的事,往往都是先斩后奏。

反正不管你支持不支持,喜欢不喜欢,我先把事坐实,如有什么不满的……你可以自行斟酌考虑要不要跟我计较!

嬴政只是霸道,不是无脑,面对木已成舟的事实时,他反而更能想明白一切,从而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不过对于习惯于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的扶苏来说,自己的老爹就是个难搞的对象了。

也因此,古寻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件事,我决定改交给你办。”

“啊?”扶苏一愣,“老师不是都计划好了吗?”

“是计划好了,但这也不妨碍我临时决定将这件事转交给你处理。”古寻轻描淡写的回答道,似乎完全不担心临时变卦会不会导致计划全面崩盘,使得自己的目的落空。

因为他原本的计划其实很简单粗暴,就是强行在焚书令的实施环节中进行干预。

以帝国朝廷如今对关外地区的掌控程度,他就算无法全面阻止焚书令的推行,至少也能让燕赵齐鲁荆楚等地区幸免于难。

古寻觉得这就足够了,也没必要强求做到完美,焚书这种事,全烧了和只烧一部分比起来,可谓是天差地别。

前者是文化领域的毁灭性打击,后者最多就算是某些地方的倒霉而已。

而且他也不能全面阻止焚书令——那很可能会彻底触怒嬴政,引起更大的麻烦,不如点到为止,自己的目的能达到,嬴政的脸面也能保留住。

双赢!

不得不说,论起怎么应付嬴政这个议题,古寻认第二,没人能当第一!

没人比古寻更懂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