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七零年代小福包 舍宓 1161 字 2022-10-04

李德全本人也是一个技艺非常高超的制茶师,这次苏糖被毁的那一批茶,就是他妙手回春救回来的。

而他的人品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德全。

知道李三哥不仅不穷,反而还十分有钱也有能力之后。为了避嫌,他第一时间就跟李三娘表示往后不会打扰他们母子,为此还主动去村里解除了李英子跟自家的户口关联。

尽管他们母子三人早在别处有了户籍,对于在家乡的这份户籍可认可不认。但是他这举动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又加上这次上京市跟苏糖谈合同,李德全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李三的爹而有任何想要被优待的想法,反而慎之又慎地选了村里最好的茶作为样品拿出来。

有人笑话他太过谨慎,结果就被他一句话就怼了回去:“三哥儿不容易,我这个当爹的在小时候没给他帮上什么忙不说,现在大了也没能帮上他。好不容易咱村里有点茶叶能让他朋友看上,那是咱的福气!可不能偷工减料给三哥儿面上抹黑!”

如果还有人再想说,他就会直接道:“往后咱村里往外销的茶叶我会亲自把关,如果有谁家质量不符,休怪我无情不收!”

他说到了,也确实做到了。

这段时间他们供给苏糖的茶叶无一不是全村里能做出来的最好的茶叶。

不过如果是短期收购,他可以做到这样,亲自把关每一斤茶叶,保证它的质量。但是如果要长期合作,他这样就太累了,并且人力总有时,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全无巨细。

因此这回他跟着米卫国一起去京市便还有一个任务,想跟苏糖商谈合资建厂的事情。

他看了米卫国在青羊镇建的茶厂,大受启发,便想在家乡也建一个这样的茶厂,规模不需要太大,因为他们山上产的茶叶数量也有限。

但是如果能照着他们的方式做到事情分类标准化,这样产出的成品质量就能得到大大的保证。

为此,他还特意邀请米卫国去了自家村里参观,想要得到更多的建议。

米卫国倒也没藏私,把自己建厂的经验倾囊相授。只是李德全他们所在的茶宁村建厂跟大山村比起来,还要多一个问题就是,李德全他们所在的村子实在太封闭了,跟外界的联系只有一条狭窄的只能容一人走过的小山道,跟与世隔绝几乎无异。

因此他们如果想在那里建厂,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路。

修路可是个大工程,尤其又像茶宁村这种地处高山,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修路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