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埃达之诗(二)

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男人的枪口对着她,她的枪口对着书——怎么看都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威胁,祝槐却显而易见地表现得轻松太多,大有不在意自己的性命是不是真的只值一本典籍的架势。

她也的确不在意。

反倒是另一边。

男人深深地吸气又吐气,额上已经稍稍出了些冷汗。他的心思全暴露在脸上,显然,至少在他眼里,死一个她是远抵不过那本书被毁的重要程度的。

“好吧,好吧,我承认。”

他到底是率先服了软,居然当真缓慢地放下了举着的枪支,还怕她不放心似的卸掉了子弹,“我不是来抓你的,刚才也说了谎,不会有同伙来汇合——”

“你也把枪挪开,别一不小心走了火。”他自嘲地笑笑,“难怪你能带着它从里面逃出来……”

“我相信我们都不希望毁了它,如果我没猜错,那应该能扭转眼下局面吧。”

祝槐:“……”

祝槐:“什么?”

男人的举动在她的预料之内,所说的话却超乎意料之外——坏人不会把自己的坏写在脸上,但如果是个好人,他的心软和犹豫总会不经意从眼神行动中流露出来。

她大可以刚才直接从背后偷袭,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对方可能是目前唯一一个能接触到的还活着的情报源,那不如试探了再说。

对方一愣,也没有想到她脱口而出问的是这个,“那你带出来的是什么?”

她要是知道就好了。

“不知道,应该是古书吧。”还记载了奇奇怪怪的咒语的那种,祝槐坦然地说,“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什么都……”

男人一脸的不信,“我是谁?”

“你是谁都不重要,”祝槐又用那把格|洛克抵在书皮上了,“重要的是你现在能不能取信于我。”

男人:“……”

别别别!

“我是不清楚他们对你做了什么,不过——就算你对我没有印象也正常,”他果断招认,“毕竟我们也没怎么交流过,就打过两句的照面。”

祝槐不置可否,事实上她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忘。

“莱昂·克利夫兰,”男人说,“是橡木镇警局的一名巡警。”

在莱昂的口中,她和她的同伴乘大巴来到了正处旅游旺季的橡木镇,起先是来这座三面环山的小镇度假散心、参观那棵颇具盛名也为当地带来无数收入的黄金树的。

祝槐歪歪头,“同伴?”

“加上你一共五个人,”莱昂沉默了下,“不得不说你们给人留下的印象的确十分深刻,张口闭口‘ramen’的家伙实在不多见。”

……谁啊?

随着他的叙述,祝槐也感觉到了后脑处隐隐约约的疼痛。零星片段不断闪回,虽然来来回回都是同样几幅画面,可她当真回想起从车窗照进的阳光、与身边人的闲谈和靠在玻璃上拨出的一通电话。

不过也只是这些罢了。

接下来,事情的走向就没有那么和平了——不知怎么的,这样本来应该与其他巴士上乘客相差无几的一伙游客引起了注意,注意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家有名的医药公司。

伐鲁希亚。

祝槐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伐鲁希亚公司掌握的医疗与制药技术是当地的支柱之一,官商勾结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消息由伐鲁希亚的人传到政府那边,警局自然也会有所配合,不问缘由地任由这些分公司的员工和安保把人抓进了自己的基地。

莱昂是参与行动的成员之一,但正面跟祝槐他们打的交道仅限于巴士刚进镇时的对接。据他所说,他会找来这里也是因为接通局内的备用电池看到监控,发现她进了这间办公室。

祝槐听到这个来精神了,“电池呢?”

“电路出了问题,”莱昂说,“结果短路报废了。”

祝槐:“……”

行吧。

“kp,”她在心里说,“我可以来个心理学吗?”

她把具体技能的用途忘了个一干二净,04号听到这个要求后就爽快地应了。一番展示下,祝槐大致明白了是怎么个运转模式——骰子转动的轻响过后,kp告知了她检定的结果。

【虽然他会毫不掩饰地把自己曾经和你们对立的事告知你这点很奇怪,但从神色和微表情上都看不出任何说谎的迹象,不像是在骗你。】

这和她自己判断的一致,高达80的心理学技能就说明她可能也有这个素质。祝槐又道:“我能问问你是为什么良心发现了吗?”

莱昂的神情有点微妙。

“站在我的立场,我认为自己做的事没有错。”他终于说。

“镇上的生活很平静,甚至没几个偷鸡摸狗的家伙,大多数人靠实验基地的一份工资完全足够日常开支还有剩。”莱昂说,“其实我可能知道你们为什么被盯上,就在一年多以前,有一伙和你们有点类似的人来过。”

“他们才更像是——劫匪、混混、杀人犯,随便怎么说,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我倒是挺同情那一两个似乎不得不跟他们一起行动的年轻人。但是没办法,同伙就是同伙。”

“总之基地那边不久就宣称他们恶意盗取商业机密,相似的理由,相似的行动。我不清楚他们最后的下场如何,我相信不会好,但这不是我该关心的。”

他连用了三个“不”,目光有所闪躲却还是直视回她的眼睛,“所以,这次我也没有多问,虽然你们看上去不像那样的人。我只想要家人和平静的生活,其他与我何干。”

“也就是说,”祝槐说,“你其实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她从男人飘忽的态度和有意无意遮掩的言辞瞧出一点端倪,尤其是最后这句话,俨然是在说不管伐鲁希亚的研究如何,只要还能维持表面的平静,人们就不会探究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尚且能说或许那些人真的有问题,第二次直接展开抓捕——是个人都会觉得不对劲吧?做贼心虚什么呢?

尤其是她!

她肯定特别无辜!

“……”

“大概吧。”莱昂说,“从往来和我接触的档案……其实能看出他们在做的事情不太合法,我选择了无视。”

“然后就是今天……”

“蹲守的时候是夜班,我听说你们被抓是后半夜,就没有回家,直接在附近找了家旅馆睡觉。”他显然在为自己的临时决定而深深后悔,“结果醒来就发现镇上成了这个鬼样子,我回家也看到……她们都不见了,早知道会是这样……!”

果然人只有痛到自己身上才知道痛。

“你就不怀疑是我们引起的?”祝槐问。

“……不,”莱昂艰难地说,“从外面看,受灾最严重的就是伐鲁希亚的实验基地,但我经过的时候,有瞧见几个人穿着防护服走在外面……像是在做某种研究。”

祝槐:“然后你认为我拿着的东西应该是破局的关键。”

“你从那里逃出来,又专程拿着那本书,”莱昂道,“不可能一点关系也没有。”

“问题来了,”祝槐说,“就算你从我这里拿到了书,你看得懂拉丁文吗?”

莱昂:“……”

“不。”他默默道。

“那我想我们可以捏着鼻子合作一小段时间。”她问,“你枪法怎么样?”

得到了“还算过得去”的回答后,她又让对方形容了一下自己几个“同伴”的长相。尽管听起来都是一概的陌生,倒也模模糊糊地唤起一点破碎的印象,就是实在有限。

“听起来你是在警局大概转过一圈了。”祝槐说,“有发现吗?”

“没什么东西。”莱昂说,“你需要武器可以带你去一趟保管室。”

立场迥异又各怀心思的两人就这么拼凑成一个临时小组,警察局内不见其他活人的影子,原本该看着这里的枪械管理员失踪了。

他们顺利地洗劫了武器库——当然为了行动方便,以拿的数量说“洗劫”不太准确——祝槐换上一把更顺手的手|枪,又带上充足的子弹,刚刚还蹲在柜门跟前来不及合上,就听到背后的不远处传来一声呵斥:

“别、别动!”

声音的主人年龄不大,最多十六七岁,少女说话时的尾音都带着极为明显的颤抖。她难以掩饰自己的慌张和手足无措,握着枪的双手却很稳,似乎是经过训练的,眼下正强自镇定地保持住冷静来要挟住人质。

祝槐看了一眼,又冷漠地转回了头。

枪口对的不是她,那没事了。

莱昂:“???”

盟友?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