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我摊牌了,我是怼神!

“在这里的可都是晋省最有名的中医了!”

年轻人是刚毕业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有些小激动,(本章未完!)

第237章:我摊牌了,我是怼神!

连忙点头:“好的,师傅。”

“不过真有您说的那么夸张吗?”

老张呵呵一笑:“夸张?这一点也而不夸张?上次我们在天津,一次会议,人家直接搞出来了一个专栏刊,你想想?”

“重点专家来关注!”

年轻人连忙点头。

这边,会议已经开始了。

每一个主任,先是说一下科室发展的事情,然后就开始说出来自己目前治疗专科疾病的经验。

准确点说,更像是分享。

然后大家各抒己见,要么提提建议,要么提提问题等待解答。

这个会议十分融洽!

陈南的收获的确是有不少,这些都是每一个主任的心得,陈南甚至隐隐能感觉到自己水平的提高。

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惊喜!

难道自己下一步提高的方向,应该是专科水平?

比如中医脾胃?中医肺病这些?

中医细分科室之后,脏腑辨证体系也逐渐成熟,而李东垣和张元素让陈南的脏腑辨证体系成熟起来。

陈南隐隐发现,自己的中医临床思维正在形成。

他今后即便是到了其他医院,也不会去脾胃科或者肝病科这专科性很强的科室,因为顾己失彼,中医作为一个整体辩证的思维,他想要走出一条宗师之路,必定要统筹兼顾起来。

但是,他在听到这些人的理论之后,同样提高明显。

会议进行到一个小时以后,陈南的中医基础能力提升了1个点。

而这一次的会议,主要发言人都是省中医院的主任,其他人主要是旁听或者提建议为主。

说白了,正如孙沐说的那样,正如同是来秀肌肉一般。

毕竟科室和医院排名方面,有个附加分,主要是靠行业专家的肯定。

现场虽然也有提建议的,但是比较保守。

中场休息马上到来。

中医药管理局的莫向强对着大家笑着说道:“源城市人民医院是咱们今年中医领域的明星科室!”

“今天呢,有请杨主任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心得感悟!”

陈南和赵建勇两人连忙看向杨鸿年。

陈南不担心是假的。

这杨主任虽然逼王指数很高,但是学术观点很一般啊。

陈南主动提出过帮他写一篇,张培元也是怕丢人,也劝过老杨,但是杨主任却拒绝了,笑着反问道张院长:“你在教我做事吗?”

一句话,让张培元顿时哑口无言。

他还能说点什么呢?

陈南也是无奈,而杨主任对于稿子,从来没有泄露过,甚至没有看过稿子,全程脱稿!

这让赵建勇越发紧张了起来。

生怕杨鸿年丢了人。

他们现在可是不能有太多污点,多少人都盯着呢。

杨鸿年的发言马上就要开始了,而杨主任却一点也不心慌。

淡定从容的很。

杨鸿年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

“我今天想要讲的,不是中医的学术观点,而是讲一讲中医科室的发展观点。”

“如何把辨证论治十法,融入到病例中去!形成更加科学的中医科室病案记录。”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哗然!

身后的老编辑老张顿时瞪大眼睛,对着身旁的年轻人说道:“快,这个得记录!”

“这一定会成为爆款的!”

年轻人一愣:“老师,这这是源城市中医院的杨鸿年!”

“现在不都是说源城市人民医院不是抱陈南大腿吗?”

老张呵呵一笑:“你也太小看杨鸿年了,不(本章未完!)

第237章:我摊牌了,我是怼神!

要听那些人胡说八道,杨鸿年现在国家重点专科的负责人。”

“你说能简单了?”

“认真记录吧!”

而此时,台下众人多少有些哗然,就连台上的几个国医大师,以及其他全国名老中医,都是盯着杨鸿年看去。

杨鸿年看着众人,说道:

“中医,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病历记录,而非在西医病历改编而来!”

“中学西,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学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效果,因此呢,我觉得,改变传统思维的时候到了!”

这一句话,逼格太高了!

以至于现场众人禁不住皱眉起来。

陶功书更是脸色阴晴不定,要制定规则,要制定模板,也轮不到你来吧?

你一个省名医都够不到的人,你有什么资格?

一个国家重点专科,有必要这么张扬吗?

的确!

杨鸿年讨论的这个东西,话题度太高,也绝对够张扬!

但是,杨鸿年根本没有理会在场众人怀疑的目光,而是淡淡的说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规矩、治疗学的准绳与核心!

但是,中医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科研和临床结合,因此,更好的病历记录迫在眉睫!

我通过观察陈南指导下的病历记录,参考古籍记录,联合国际目前科研流程,通过总结分析,得到一个辨证论治十法的原则!

体现于审证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等环节,概称“辨证论治十法”!”

“其中每一法对疗效都有直接影响,能否准确、完整地将之落实到每一个病案中,是诊疗成败的关键。试将“辨证论治十法”细化于书写现代中医病案中,为规范辨证论治、中医诊疗文书档案作参考。”

“”

如果说,一开始众人还有些怀疑的话,现在,现场鸦雀无声!

就连陈南本人都屏息凝神!

因为杨鸿年说的这些话,干货满满不说,而且是真的有东西!

甚至,是创新性的东西!

杨鸿年是真的下了功夫了。

要不然绝对总结不出来这样的内容。

这不是中医学术观点,而是中医临床病历记录的新理念。

不仅是他,就连台上的很多国医大师都开始认真跟随杨鸿年的讲解认真思考起来。

从现病史到现状,从辩证分析到理法方药,从方义到方解,甚至就连调护都有精准的记录!

可以说,详尽无比,事无巨细一般。

挥挥洒洒,杨鸿年语气抑扬顿挫,让人不仅拍手叫绝!

到了最后!

杨鸿年面色深沉的说到:

“是时候开始改变了!”

“中医,应该走出属于中医自己的一条路!“

“要真正落实辨证论治十法!”

“辨证论治水平的高低,病案是最好的见证,一个临床大家的病案之所以受欢迎,就是论治水平高,按语写得到位,故有“读医不若读案”之说。

因为读医者,读医学理论书也,以医学理论为主;读案者,读病案也,好的病案往往是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且一一阐明,并经实践检验过的鲜活实例,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所以要重视、完善、发展中医诊籍,写好现代中医病案,为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继承创新,积累翔实资料。”

“所以!”

“是时候改变了!”

“我们要走出一条属于现代中医人的路,而不是走老路!”

“老路走了这么多(本章未完!)

第237章:我摊牌了,我是怼神!

年还没有效果,说明必须要开辟新路了!”

“我杨鸿年,不才,但愿为中医,破荆棘,开新路!”

“好了,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大家若有疑惑或者问题,我可以讲解!”

杨鸿年说完之后,众人还没有从刚才的感悟中醒来,大家都在沉思!

甚至莫向强也在!

国医大师同样也在。

杨鸿年这个内容,可以说是今天最有分量的一个!

同样也是最有话题度的一个。

良久

台下不少人看向了陶功书,只见他面色沉闷不语,眉心紧锁,因此,鼓掌的人也是稀稀拉拉的。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台上的孟义超孟老耿老都开始相继鼓掌。

面带喜色!

莫向强同样也是有些欣慰。

谁说杨鸿年没有真才实学,这是有真水平的,这一个演讲,直接为他正名了!

国医大师都鼓掌了,台下众人能不鼓掌,难道他们比国医大师眼界还高?

一时间,掌声如沸,而陶功书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陈南和赵建勇两人还震惊于杨主任的演讲之中,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啊!

杨鸿年内心冷笑一声,呵呵你们觉得老子浪得虚名?

鬼知道这段时间老子茶不思饭不想怎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