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你们这群阿谀奉承之人!

陈南这小子,真的有些……唐突啊!

或者说不走寻常之路啊!

若是一般人,绝对不会把这样一个带有争议的病例放在舞台之上。

毕竟,吐法、泻法着实有些骇人听闻啊。

之所以现在被越老越多的医家置之高阁,不是因为他的效果不好,而是因为不容易被现代的医学理论和现在的患者接受。

小陈有点莽撞了。

那群西医,能接受这样的病例吗?

陶训义有些面色凝重起来。

他继续观看!

当他看到患者的情况之后,陶训义越看越是认真,越看也越是仔细起来。

五脏积弱依旧,长期补益,导致虚不受补,五脏积热,郁热化毒……

先用紫葛丸行气破五脏积热。

然后十补丸助阳而通三窍。

有意思啊!

陶训义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这就如同两种思维在交汇,这就是古代那些读圣贤书,如和圣贤坐而论道一般……

陈南的病例中,展现的是一种中医文化的特殊符号,也是代表了陈南的中医思维。

中医八法,不可偏废,也不可偏取。

陶训义似乎置身于患者诊治的现场,亲眼目睹了患者服药之后先是上吐继而泻下的画面。

如此的惊心动魄,而又别出心裁。

秒啊!

一旁的李光明也是眼睛瞪大,转身对着陶训义就说到:“我刚才模拟了十几种治疗这个叫做李孟三患者的方法!”

“可是……我想不到比起小陈这个治疗方法更加精妙而且有效的方案!”

“如果进行清法,清开五脏,太慢!”

“如果用和法,太柔,力气不够!”

“如果寒热并用,有些不合时宜!”

“反倒是陈南这个先吐后泻之法,有些水平啊!”

“中医八法,被这小子理解的有些深厚啊!”

陶训义看着李光明称赞陈南,内心也是颇感欣慰。

就如同……陈南是自己的关门弟子一样。

不过……

仔细一想,也差不多。

杨鸿年是陈南的主任。

自己是杨鸿年的老师。

这四舍五入,等价交换,陈南不就是自己的关门弟子吗?

没毛病!

越想,陶训义越是笑的开心。

“是啊,小伙子不错!”

“杨鸿年比起差远了。”

李光明笑着摆了摆手:“不!”

“陶老,您想一想,这样一个患者,癌症术后,又有一身杂病的患者,交给你手下的人,他提出来了这样一种方案,你敢让他执行吗?”

“我说句心里话,如果陈南在我手下,提出了这样的思路,我……我还真的不一定敢让他试试。”

“你看这里的病例记录,患者大泻十余次,精疲力竭之状,您不怕吗?”

“我真的是……宁可使用清法也不敢使用这样的吐泻之法啊!”

“这说明了什么?”

“这不仅说明,我们不仅低估了小陈对于疾病的理解。”

“同时,也低估了杨鸿年杨主任对于疾病的把握!”

“杨主任能让陈南进行这样一番治疗,说明什么?”

“您还觉得杨主任难登大雅呢?”

此话一出,陶训义顿时瞪大眼睛。

也是哦!

自己……自己难道小看了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关门弟子了?

杨鸿年……其实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啊!

想到这里,陶训义嘴角再次抽搐,想笑,却只能忍住!

他怕笑出来,杨鸿年会骄傲!

杨鸿年:???

您夸我一句,我能死了?

不得不说,被人夸自己的学生有有本事,当老师的还是打心底高兴的。

陶老爷子计划好了,今天回去以后,得好好跟杨鸿年聊一聊当时的事情,着实有些好奇啊!

杨鸿年此时眼皮还在跳!

都跳了一天了。

怎么回事啊?

还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发生啊?

想不明白,中午被老师骂了一顿,总不能晚上再被骂?

不对,下午跳的更加严重了。

难不成还要打我一顿?

不至于吧!

拳怕少壮,老爷子也打不过我啊……

……

而此时!

陶训义看到后面,陈南竟然通过望舌,光莹无苔舌根有凸,就能诊断出胃部有息肉?

这是怎么做到的?

陶训义自觉自己四诊功底了得,望闻问切都有擅长。

可是,他还是想不通陈南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地方。

现在西医喜欢什么?

循证医学!

喜欢把中医的诊断技术和西医的诊断放在一起研究。

他们如果发现这个东西以后,会不会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然后形成类似于蜘蛛痣、肝病面容、二尖瓣面容……一样的西医诊断学里面?

很可能啊!

小陈啊小陈。

你真的再次让我眼前一亮啊……

说句心里话,陶训义现在只觉得陈南是越看越看不透。

越看越迷离!

本来第一次见面,一手推拿之法傲视群雄,然后今天更是大开眼界啊。

陶训义真正擅长的是脉诊,甚至在晋省有着“陶一手”的威名。

据说,只要经过陶训义把脉,疾病便能原形毕露。

而今天看到陈南望见舌苔便能诊断疾病以后。

陶训义甚至多了几分一较高下的心思。

若不是陈南只有二十多岁,他已经七十多岁,非要和陈南斗个你来我往,好好交手一番。

可惜啊!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想要同台竞,终究有些说不过去啊……

杨鸿年啊杨鸿年,你守着陈南,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学习呢?

你这混球小子!

陶训义俨然给陈南娶了一个外号:“陈一眼”

嗯,不是说他只有一只眼,说的是陈南看一眼患者,就能诊断出疾病来!

e……这个外号,陈南应该会喜欢吧?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终于!

双方看完了自己的病例。

田孟山笑着说道:“好了,现在开始吧!”

“工作人员现在把病例依次投放到大屏幕上,大家看完讨论之后,进行投票。”

“开始吧!”

田孟山坐在总审卫治上,看着提交上来的大名单,若有所思。

陈南这小子,不错啊……

果然有一份病例入选了。

咿?

不对!

这个王俊书后面怎么还加了一个陈南?

他细细的看去,顿时瞪大眼睛。

不对!

我靠……

田孟山震惊了。

因为王俊书+陈南,进行治疗的是一个退行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

退行性脊柱炎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他怎么不知道?

于是,田孟山也顾不上其他了。

认真看起来了陈南的病例,看完之后,田孟山感觉心有余悸!

幸好,幸好自己把陈南留住了。

不亏啊!

不,不仅仅是不亏,现在看来是赚大了。

原本只是希望陈南帮助完善和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型脊膜瘤”的。

现在,陈南对于退行性的脊柱炎都有方案。

这还了得?

退行性脊柱炎,田孟山很清楚的,是很难有治疗方案的,手术都不行!

只有符合手术指征的,能稍微缓解一下。

但是,这种干脆就是退行性的病变,根本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

这小陈,太厉害了。

不行,不行,这个病例一定要上去。

不仅要上……

而且得宣传一番啊。

现在,天下医学大势,已经明了,北方一家独大,吸血周边,华西独居蜀地,自成一派,湘雅隐隐之间已成,齐鲁大地更是发展百年。

现如今!

我晋省被群雄包绕,想要突破重围,必须要走新的道路啊!

骨科!

必须要骨科!

田孟山痛心疾首啊,小陈你明明在骨科领域有经天纬地之才,为什么要偏偏去不搞中医呢?

哎!

田孟山真的有些失落啊!

不过……

良久之后,投票开始。

第一份病例,中医成功拿下!

这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份很有意义的脑肠轴进行肠脑同治,治疗焦虑的病例,很有研究价值,也很符合大环境的研究。

第二份……西医!

第三份……西医!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总共十份病例,已经入选了四份中医,四份西医。

可以说,今年已经是很不错了!

西医院这边,觉得,最后两站不能丢了!

而此时,陶训义几人已经很满意了。

最后一份是陈南的病例,必须要上!

如果要是上去了,今年中医就能拿到五个入场卷了。

这了不得啊!

丰收的一年。

甚至于,西医那边推举出来的病例,他们也不拦了,让人家上吧!

伍份,得知足啊!

想要这里,陶训义对着自己身边的几人点了点头:“这一次,咱们只要能上陈南的病例就行了,人家西医推上来的,就别拦了。”

“嗯……”

大家纷纷点头。

意见统一!

“但是,一定要记住,小陈这个病例,无论对方怎么反驳,我们这边绝对不能后退啊!”

“必须要把陈南这份病例推上去,小陈这个病例,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是展示我们中医诊疗技术的精华所在,也是治疗手法的精妙所在。”

“一定得上!”

“到时候,年度十佳病例,是要在全国交流的,让外省看看我们中医的底蕴!”

说话间,他们也铆足了劲儿,这一次,陈南的病例,必须要上!

终于,陈南病例推举出来了。

双方开始竞争!

要知道,最后两份病例了,西医那边肯定得卯足了劲儿。

而这一次,郑易复都已经撸起袖子了。

为了陈南,老郑计划好了,脸都不要了。

反正这辈子,又不是没有这样过!

陶训义感激的看了一眼郑易复,十分感动,以为是郑易复配合工作!

而他殊不知……

此时背后,一个男子小心翼翼的拿着手机,拍摄郑易复义愤填膺准备给陈南争取机会的样子。

这是郑易复的学生!

郑易复才不管谁上呢!

但是陈南必须上。

郑易复最近失眠了,看见陈南的手法之后,彻夜难眠了。

当了一辈子的针灸医院院长,没想到还没有明白化劲。

他觉得自己得去投诚!

没错!

这个东西,就是他投诚的态度。

可是……

就在他们铆足了劲儿准备大战的时候。

田孟山和西医组这边交流结束了,他对着下面众人说道:“好了,开始投票吧!”

“支持陈南这一份病例的,举手表决。”

九个人,五个人就能过!

瞬间!

中医四人组,两个老头,两个院长立马举起手来!

隐隐之间,陶训义、郑易复身体向前,做好了说服对方的准备。

甚至已经做好了牺牲最后一个名额,给你们西医的意图。

可是!

话音刚落……

田孟山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