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医不自医(感谢金吾郎盟主打赏)

不错了,能猜到这些已经不错了。

要知道,陈南还没有进行诊断呢,已经才到了七七八八。

不过啊……

自己的这疾病,显然不会是少阳病这么简单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

陈南只是稍作停顿,然后继续说道:

“但是!”

“您口中有口气,虽然我没有看见您的舌苔脉象,但是我却看到了您的面部五官,这是脾胃积热的表现!”

“您本身脾胃虚弱,中焦气息运行不畅,脾胃也运化不动食物,十分容易伤于积食。”

“而且,此时为下午四点,刚才和您握手的时候,感觉到有一阵阵的潮热。”

“中医上,下午3~5时出现的潮热,称之为日晡潮热。

这是因为阳明经气旺引起胃肠热剧,正邪斗争剧烈发热明显!”

“很显然,您同样也存在阳明病。”

“综上所述!”

“您现在的情况,我猜测为……”

“少阳阳明合病!”

“老爷子,我说的对吗?”

陈南说完之后,周围瞬间陷入了短暂的安静之中。

周围那一群护士一个个翘首以待,等待着朱民生老爷子的回复。

而赵建勇站在一旁,同样有些紧张!

他希望陈南是在胡说八道。

可惜!

他注定只会天不遂人愿。

此时的朱民生呼吸急促,面色凝重的盯着陈南,双目之中,满是震惊!

他根本想不到,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思维如此缜密!

而且,他把所有信息的整合,如此完整。

对于疾病的把控,如此精妙。

对于每一步的诊断,几乎精确到了让朱民生感觉到害怕!

陈南的最后一句话,“少阳阳明合病”几乎如同炸弹在脑海之中爆炸一般,让他头脑一热,为之震撼!

厉害!

真的太厉害了!

朱民生甚至有一种错觉,可能……可能这个年轻人的实力,比起自己预期的还要厉害。

这杨鸿年,说话不真实啊……

这哪儿是基础好,哪儿是中医思维不错?

这他妈的是天才好吗?!

朱民生这辈子也见过不少中医人才。

但是!

如此年轻,就有如此功底的人,他是头一回见到。

真的是服了。

原本,朱民生还心生爱才之心的。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可能都不配做人家的老师啊……

朱民生苦笑一声,他看着陈南,笑着说了句:

“杨鸿年这小子……不老实啊!”

此话一出,周围一群小护士顿时脸色一变,难道……陈医生诊断错了?

而赵建勇嘴角都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笑意都侧漏了。

而朱民生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他傻眼了。

“哎!”

“杨鸿年还是不了解你啊。”

“你比起你们主任的评价,还要厉害!”

“真的!”

“陈南,是吧?”

“相信我,中医这条路,你算是选对了。”

“太厉害了。”

“我这一次,还真的就是少阳阳明合病!”

“哎……”

“不服老不行啊,我在你这岁数,还在为治好一个伤寒入里患者而沾沾自喜呢。”

“江山代有人才出。”

“小陈,跟我去病房吧,我带你好好感受感受,什么叫做,少阳阳明合病的脉象。”

说话间,朱民生带着陈南离开了护士站。

留下众人站在原地,回味无穷。

“陈医生好厉害啊!”

“仅仅是厉害?您没见老主任的评价吗?”

“是啊,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切,你一个瞎子,关注啥啊?”

“瞎说,我是关注陈医生的外表了,忽视了他的才华!”

“咯咯咯……不要脸,陈医生是我的!”

“滚!”

……

此时此刻。

赵建勇站在原地,根本没有注意到朱为民已经无视了他这个事实。

他还沉浸在刚才的事情里无法自拔。

他很难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陈南怎么可能猜得到呢?

赵建勇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不过,无论他怎么反抗,丝毫不会影响陈南的收获!

【叮!恭喜您,获得感悟卡一张!】

陈南看见系统奖励,有些好奇。

感悟卡?

这系统又出新东西了。

【感悟卡:使用之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增加您在某个领域感悟能力,可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陈南看着手里面的东西若有所思。

这东西,该怎么使用?

陈南摇了摇头,决定一会儿在考虑这个问题,先把朱民生老爷子给安顿好了再说。

到了病房,朱民生把医保本、住院证、以及之前的住院资料都递给陈南。

“小陈,这就是我这段时间住院的资料。”

“给你。”

陈南点头,接了过来,大概看了一遍。

果不其然,老爷子之前就是因为黄疸在省人民医院住院的。

五天前,黄疸退却以后出院。

不过,现在重新入院,陈南还是要对老人家进行常规问诊,看看当下的情况。

朱民生这一次没有任何隐瞒,把自己当下感觉的所有症状都说了一遍。

“出院以后,就跟你说的那样,病根未清,但是脾土虚弱,出现了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大量使用抗生素,果然会伤及脾胃之阳气啊!”

“小陈,来,你坐下,我好好跟你聊一聊这一次得病以后我的感悟。”

“你刚才的诊断,和我对自己的评价相差无二,你能单凭有限的信息,就能得到如此多的线索,属实让我大吃一惊啊!”

“我最近大便稀溏不成形状,而小便尚可,胸胁满硬,嗳气吞酸,胃气上逆,胆经不降,少阳甲木之贼戊土也,这可是十分典型的少阳阳明合病啊!”

“你细细揣摩一番……”

“对了,你来看看我的这个舌脉,很有意思!”

……

朱民生内心很清楚。

陈南的中医基础和天赋绝非常人。

日后如果能遇见大家好好调教一番,绝对是国医圣手级别。

而自己学徒出身,学识偏多而杂,虽有章法,但不成体系。

越到后来,朱民生越发意识到这一点。

这也让他这么多年很难在往前走一步。

虽然后来努力学习经典,效法伤寒,但是……固有的中医思维已经形成,真的很难改变了。

不过,朱民生也知足了。

自己这一生,也算是赚了,从一个学徒到农民,再到这市人民医院主任,退休以后甚至给了一个源城市名医的称号。

这也算是混到头了!

如果中医分段位的话,他现在只能说是自成一派,止步于半步大师,但是始终无法踏出这半步。

这半步,是根上的毛病,很难改了。

至于那拥有开宗立派的宗师更是望尘莫及。

宗师之上,便是泰斗!

但是,朱民生同样也有自己的骄傲,他从医几十年,经验丰富,身上多少有些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而自己的孩子,多为学院派出身,跟随导师读硕博期间,俨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朱民生不去干预,只能旁敲侧击的给输血。

现如今,看见陈南宛若璞玉却未经凋琢,他心中的爱才之心早已澎湃。

他决定,把自己的东西,试着传给他一些,但是……不能成体系。

体系,便是中医思维。

但凡登堂入室的中医,都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稳固的中医思维,在学习他人技术的时候,只会完善自己的临床思维体系。

但是,陈南不一样。

基础扎实,思维敏捷,但是……却有些飘。

辩证思维虽然精准,但是不清晰,一会儿用脏腑辨证标准,一会儿用六经辨证,偶尔还受到卫气营血的学术思想影响。

博览群书是好事儿。

但是!

如果无法形成独立的思维,便会如同那慕容复一般,杂而不精。

陈南需要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这个东西,却也急不得。

因为,临床思维,是水到渠成的东西。

不可催促,只能引导!

朱民生会让他去感受各种辩证的区别,去观察舌脉变化……

陈南自然看出来了朱民生的一些意图。

也多了几分感激。

毕竟,遇到这样一个热心肠,而且愿意教东西给自己的老爷子,他开心还来不及呢!

而就在陈南认真学习感受的时候,忽然听见系统提示音响了起来。

【温馨提示,朱民生正在对您进行传道受业解惑,建议开启感悟卡。】

陈南闻声,顿时眼睛一亮。

原来如此!

他连忙选择使用。

【叮!感悟卡开启,倒计时:24小时。】

【温馨提示:请在结束之后,停止感悟卡,可延长使用时间。】

陈南看着系统提示,内心不禁多了几分欣慰。

这系统,良心啊!

消耗品竟然还能暂停!

这个时候,朱民生笑着说道:“来,你把手放在我的左手关脉处,细细感受,什么叫做弦数相叠,入琴弦绷紧,又如弹珠滚过……”

陈南闻声,连忙把手放了上去。

中医的传承,就是需要这般手把手言传身教来教。

而朱民生对于自己身体的把控很强,这给了陈南很好的学习机会!

当他把食指搭在上面之后,顿时感觉到脉象传来……

在感悟卡的加持下,陈南脑海里深刻的把这种脉象记录下来,印刻进灵魂一般清晰,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感悟在滋生!

这就是感悟卡吗?

陈南忍不住震惊起来。

好生厉害!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之内,朱民生细细的让陈南从望闻问切四个角度,去感受疾病的外在表现。

所谓的见微知着,在陈南脑海里如此清晰直观。

果然啊!

真言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一两句话点醒困惑。

良久之后,朱民生笑着说道:

“好了,占用了这么多时间,小陈你快去忙吧!”

“对了,中药方子,我这边已经想好了。”

“你平平胃散加小柴胡汤即可,克数你听好了,”

“苍术9克,厚朴6g,陈皮……”

陈南点头,认真记录下来。

说实话,陈南对于朱民生敬佩有加,这是一个有想法的老爷子。

中医思维不拘泥于六经八钢,别出心裁,却又别具风格。

对方开的中药,陈南也十分认可。

平胃散可燥湿健脾,消胀散满。治疗阳明脾土不运,湿浊困中。

而小柴胡主要功效为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两方合用,对于调和少阳阳明合病,有着奇效。

说实话,陈南也是学到了!

眼看着陈南就要起身离开。

忽然朱民生叫住了他。

“小陈,稍等!”

陈南转过身子,好奇问道:“朱主任,怎么了?”

朱民生认真说道:“你基础扎实,熟读经典,积累深厚。”

“但是……有一个缺点,却同样明显。”

“你知道是什么吗?”

朱民生的话让陈南顿时愣住了,他驻足沉思良久,看向老爷子:“还望朱主任解惑。”

朱民生好奇问了句:

“我经过和你刚才的聊天,发现你很奇怪,你的中医储备知识很多。”

“这很罕见。”

“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人是很容易跟随一家之言,形成思维的,你却没有。”

陈南顿时眉心紧促。

因为朱民生说道的中医思维,他爷爷陈景亭也说过。

陈南认真说道:

“我爷爷就是中医,家里医术很多,但是……爷爷只是让我熟读,甚至背诵,却不让我全部效法。”

“他说,中医思维不要着急,因为很容易走偏,在我基础扎实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这一番话,让朱民生忽然童孔微扩:“你爷爷是谁?”

很显然,陈南刚才的这一番话,让朱民生忽然意识到,这陈南口中的爷爷,并非一般人,水平而且不再自己之下!

陈南:“陈景亭。”

顿时!

朱民生忽然瞪大眼睛:“你是陈兄的孙子?”

“难怪!”

“难怪啊!”

“世家传承,多有真言啊。”

“呵呵,我跟你爷爷,也算是老友,你爷爷年轻时候煤气中毒,能活到八十多岁,实属不易。”

“小陈,你爷爷说的对。”

“我想跟你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中医思维,不要着急,更不要急促。”

“多博览众书,看看百家之言,然后在形成不迟,一定不要着急!”

陈南听见朱民生的话,点头,起身离开了。

“多谢朱老师指点!”

朱民生摆了摆手:“不要叫我老师,就叫我朱主任吧。”

陈南不解,但是也没多说什么。

虽然朱民生嘴上不让陈南叫老师。

但是……接下来的这几天!

每天早晨八点钟交班之后,陈南肯定会被朱民生叫到房间里去。

让他感受自己今日舌脉变化。

让他来感受服药之后的起伏。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

“作为中医,你需要知道,你给患者的药,吃了以后能有什么效果,这才叫登堂入室!”

……

每一天,朱民生的帮助下,陈南都能有珍贵的收获。

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感悟卡加持,陈南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可是……

入院一周左右的时候,老爷子的情况虽有改善,但却没有明显改变!

陈南倒是不着急,因为在他看来,老爷子根深蒂固,想要有显着效果,还不够时间!

但是……

却有人着急了。

这几天,每天来看望朱民生的人很多。

有医院的现任领导,有老患者,也有亲朋好友!

这让杨鸿年的工作也繁忙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