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

大明官 随轻风去 1551 字 2022-09-22

但从三品上进到几乎算人臣之极的二品那就只有两种路径了——要么是名满天下、声誉隆重、众望所归;要么是朝中有人援引,通俗的讲就是有大佬为你撑腰、把你力挺。

张侍郎早就自思过如今的处境,首先,自己绝对不是那种,名动天下的人物,现在高官里只有一个人能当得起名动天下四个字,那就是江南当巡抚的王恕,号称本朝第一正人,他张鹏还差得远。

其次,他的恩主刘棉花丁忧回乡并不在朝,那么在朝中就暂时没有够资格的强人会一力支持自己。。

总而言之,自己可谓是一没有名望二没有靠山,凭什么能走出这鱼跃龙门的一步?侍郎和尚书那就是半神和真神的区别,这一步难度甚至大于从七品做到侍郎的难度。

所以看透宦海世情的张侍郎从一开始就主动把自己的希望压下去了,既然不抱希望自然也就淡定的无所谓了。

至于恩主刘相公的意思,张侍郎也明白,恩主就是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这位大有前途的女婿,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任由他胡闹了。

方应物向来好胜信奉十倍努力百倍收获,自然表示不理解张侍郎怎么就如此淡定只能长叹一声,自己真是个操心的命今次这事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收拾一下心情,方应物拉着张侍郎继续商议,“你是兵部少司马,应当知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看看你的对手都是谁?

目前朝中两大巨头自然是万首辅和刘次辅,在兵部尚书的争夺里,应该是刘次辅更为急迫一些。因为他刚在内阁位置争夺上输了一阵必须要找回场子。

万首辅这边我听说过,一直想将党羽尹直从南京尚书任上调回京师,但这个品级的位置本就不多空悬的兵部尚书倒也合适安置。不过刘次辅这边会推出什么人选?倒要打听打听。”

张侍郎话不多,这时候突然开口道:“这我听说过可能是延绥镇巡抚杨大人。”

方应物猛然一拍额头,这还真有可能!

那杨抚台今年正好任期结束,在延绥镇政绩卓越(还是靠他方应物奠基的),同时延绥镇又是军镇,这样的知兵巡抚回京接替兵部尚书相当名正言顺。

更重要的是,杨抚台是山东人,与次辅刘珝乃同乡,刘珝不支持他支持谁?前一段时间,不是还看到杨公子和刘家公子一起出现在教坊分司胡同里么?

不过方应物愈发的头疼了,杨抚台是个老熟人,还是关系很不错的老熟人。最要命的是杨抚台是自己的前东主,将自己从榆林苦海救了出来委以重任,算是有恩于自己。这可叫自己怎么去面对杨抚台?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近人情,方应物叹息一声,走一步看一步罢。起身对张侍郎说:“今日先谈到这里,在下告辞了。”

张侍郎忽然想起什么,提醒道:“近日将有人弹劾你,你要警醒些!”

这是两天来的第三次听到别人提醒了,估计还是因为在工地上斩杀几个小营官的事情,方应物依旧毫不在意,礼节性的表示道:“多谢少司马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