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由钟百道写的一篇《以笔赋春秋书》发了出去,此篇文章以与宴云河相谈的视角所写,将宴云河忧国忧民的形象塑造的很完美。

不只有宴云河对教化一道的看法,也有宴云河对二笔之争的言谈。

此文中,宴云河对毛笔的历史地位予以肯定,并表示就算如今,毛笔的地位也无可取代。

因为铅笔落字保存不会长久,但它也有它的用处,二者各有妙处,该用什么笔的时候就用什么笔。

说到底,笔墨纸砚也只是传承的工具,重要的还是人,接着笔锋一转,论述起教化之道,为以后宴云河将要推行的教化主张进行了宣传。

最后感激了一下在此次事件中,支持自己的人,对他们明辨是非表示赞扬。

一石激起千层浪,士林中人没想到,曾经的摄政王对于教化之道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不少人更是对宴云河表示赞同,即便不赞同的,也会认同宴云河想要教化万民的理想。

于是,宴云河在士林中的风评果然迅速扭转,赞誉声纷至沓来,宴云河更是收了不少名望值,精力多了不少,自身感觉更年轻了。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宴云河将要参加中秋文会的消息也传了出来,不少人想要看看这位王爷到底是何方神圣,以致这次文会的帖子很是抢手。

赶着中秋前一天,宴云河又去看了一次善堂的情况,每次回洛城王府,宴云河总是会关注一下善堂,这次中秋准备了月饼和礼品,一并带去了善堂,善堂的人都很高兴,看得出来,他们比之前好多了。

中秋佳节,向来是文人诗兴大发的时候,对于大郑朝怎么过中秋,宴云河还是很想看看的,所以当天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什么?王爷怎么能不和皇帝小侄儿一起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