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罗腾飞笑道:“我想起一句诗,何人做的,诗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但其中的两句我记得,也深得我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三哥不忘我们结义恩情,身在何处都是一样。”

刘锜点头笑道:“四弟说的好,这是唐朝王勃的诗句,正好能够用在我们身上。”

吴璘将门之后,书读不少,也诗句涵义,肃然的说的八个字,道:“结义恩情,永生不忘。”

见吴璘正欲离去,罗腾飞想起一事,叫道:“三哥等等,举我所知,三哥的兵马皆继承与令兄吴玠。吴玠领兵以守为主,所以不在乎兵卒分配,精良与否。三哥的本事不逊于吴玠,在进攻上更胜于吴玠。所以,我觉得三哥不应该继续效仿吴玠的风格,应该在军中挑选出一些骁勇之士,给他们配备最精良的器械,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攻坚的亲卫队。负责追击敌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取得辉煌的战果。好比李世民的玄甲兵,岳飞的背嵬军还有我罗家军的霸王骑、霸王卒都是例子。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在战局关键的时候,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能扭转战局。”

吴璘沉吟片刻,点头道:“这点我军却有不足,回头我立刻从军中挑选精锐,组建一支精锐中的精锐。”

罗腾飞点头道:“我军中匠师铸造兵器的技术天下无对,其中斩将刀最适合短兵交战,我赠你一千把,祝三哥建功立业,早日执掌吴家军。”

吴璘知这是罗腾飞的心意,也不推辞,笑道:“愚兄这里谢过四弟了,收了四弟的刀,若不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哪对得起四弟的这一番好意。此次入川,我吴璘不但要执掌吴家军,镇守四川,还要取得不亚于兄长的功业。要让官家知道,他想解散我西军是多么愚蠢的决定。”

吴璘的兄弟支持,雄心万丈,大有指点江山的气概。

如他说的一般,吴璘在回到西川后,立刻运用了东方胜之计,派遣心腹散布实言,说郭浩原本只是吴玠帐下的一员偏将,在吴玠帐下寸功未立,如今却以枢密院都统制的身份接管了一半的吴家军,地位犹在追随吴玠经历和尚原大捷、饶凤关大捷、仙人关大捷的吴璘之上。这郭浩依仗的不是实力,不是本事,而是溜须拍马,抱上了奸相王次翁的臭脚,为了分裂吴家军才来西川的。

这一番话说的是有板有眼,莫说是四川的百姓相信,即便是郭浩自己麾下的士卒也对他报以怀疑的目光。

要知道郭浩麾下的兵马在分裂以前都是吴家军,由吴玠一手带出来的军队。而吴玠心知自己身体异样后,便开始培养吴璘,希望他能够接替自己的位子,能够代替他守护四川一地。

故而在很久以前,吴璘便开始处理吴家军军中大小事务,所表现出来的干略本领,丝毫不逊色于吴玠,吴家军上至将校,下到兵卒无有不服者,皆视吴璘为吴家军第二号人物。

但是事态发展,却并未如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