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出榜

他们认识的黄言成,在考场还看不出什么毛病,出来后却上吐下泻,现在正躺在床上养着,不敢下地。

顾青亮说起这些的时候,心有余悸,一个劲地说道:“科举真是太可怕了,你们为了考试连命都不要了,我可不要这样。”

“明年就轮到你了。”顾青云白了他一眼。

顾青亮撇撇嘴,没有说话。

方子茗和何谦竹坐在一旁,精神还有点萎靡不振,懒懒地不想说话。

总之,一场乡试让大家都好像病了一场一样。

大家去看了黄言成后,也不想去哪闲逛,就直接回到住处。

“太佩服你了,青云。”大家对完答案后,方子茗由衷地佩服,“你离臭号那么近,竟然还能把试题答成这样,真是不容易。我们巷子,有一个臭号的秀才才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了,离开号房不再考。”

“我身体好点,才能坚持,不过这没用,一切以成绩为准。”顾青云见方子茗神色轻松,知道对方考得不错。

至于何谦竹,他的脸色看不出来是好是坏。

“我们那里的倒是坚持了九天,交卷完后就昏迷了,据说当时都病得快不行了,还是那些士兵看着不对劲,赶紧把他抬走,这才捡回一条小命。真是的,知道自己身体不舒服,还强撑到这个时候,也不怕出事。”何谦竹脸上带着不赞同。

“功名动人心啊。”顾青云叹了口气,大家都是一样,只是他不会把功名看得比自己的身体重而已,万事以自己的身体为准。如果他像那个考生一样,肯定是宁愿弃考,也不愿意煎熬下去。

生命那么宝贵,还是小命要紧。

三人说了几句后,也不想再说了,除了算学之类的考题可以直接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其他的经义、诗赋和策论,还是主观居多,就看考官怎么评判了。

接下来,秀才们开始等待放榜。

考官们也在紧张阅卷中。

顾青云参加科举考试后才发现,本朝的乡试阅卷也是有一套标准程序的。

除了糊名、弥封之外,为了防止考官识别考生的笔迹,对认识的考生给以照顾,乡试的考卷是不允许跟考官直接见面的。每次乡试都会雇佣专门的誊录人员,用朱砂把考生的墨卷誊录一遍。

为了防止誊录出错,那些誊录人员胡乱抄写考生的试卷,朝廷还会派一批秀才充当“对读生”,也就是拿朱卷跟考生的原始墨卷相互校对。如果誊录错误,则用黄笔改正。

像前一次乡试,他就收到官府的消息,让他来当对读生,当时他正忙着,就婉拒了。据说做这个还是有一定报酬的。

弥封、誊录、对读完毕,要有官员用印,表示负责。其中与阅卷工作有关的各种文字,墨色各不相同。主考官、副考官用黑色墨汁,其他担负不同责任的考官用紫色或蓝色,试卷誊录用红色,对读人员用黄色。

这套墨分五色的繁琐程序,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可是最终排名,还是得靠考官们给你的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喜好和偏向。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到时考官会把他们乡试的试卷都送到京城的翰林院,让那里的官员复核,最大限度地确保没有人作弊。

不过顾青云觉得比起现代的考试,这里的考试主观性还是最重要的,所以他现在才忐忑不安。

八月三十日才能出成绩,在等成绩的十几天里,四人简直是茶饭不思,不止他们,其他考生也是,见面就问乡试的情况,都指望着从别人口中知道什么秘密消息。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本朝对科举考试看得非常严格,考官们此时正被关在贡院里批改卷子,他们要等到放榜那一天才能出来,现在如果有人知道成绩的话,不用说,肯定是科举舞弊案,没有一堆人头落地朝廷和考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秀才聚集的地方气氛就越来越狂躁、压抑,大家心里忐忑,这关系到自己的命运,由不得大家不重视。虽说考完乡试后就可以回家等通知,但除了特殊情况,其他人是不可能回去的,在家里哪有在郡城知道消息的时间快?

越接近放榜的时间,大家就越紧张,就是方子茗和张修远也开始表露紧张,顾青云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行为举止已经和平常不大一样了。

顾青云觉得自己这次做题虽然都做出来了,策论的质量可能比较好,但结果可能中也可能不中,如果主考官稍微放宽一点的话,应该就能中,如果他做的卷子恶了主考官,那就可能会被黜落。

千盼万盼中,八月三十日这天,终于到了放榜的时刻。

才刚刚天亮,大家就围在贡院门口等待。

顾青云等人不打算挤进去,他们在旁边的空地等着,顾青亮他们进去挤。

等到榜单粘贴出来的时候,顾青云就看见人群像疯了一样,都挤去看榜,周围还有一群看热闹的百姓。

他静静地站在原处,看着疯狂拥挤的人群,时不时有人大喊大叫,就克制自己想挤进去的,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对他而言,这十几分钟显得格外漫长。

等顾青亮从人群中衣衫不整地钻出来时,顾青云就紧张地观察他的表情。

顾青亮的表情似是狂喜又似难过,复杂难言。

顾青云一愣,看着跑到他前面的顾青亮,干咳一声,开口道:“没中吗?”声音嘶哑,心下却一沉,只觉得茫然若失,心里空荡荡的。

“青云,你上榜了,是副榜,排在六十一名,这次乡试只取前六十。”顾青亮扶住他,似乎怕他承受不住打击。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