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是的,”耶律隆绪点头道,“不过小王自知儒学一道是争不过你们周国的人的,听说周国人崇奉道教,我们大辽则供奉佛祖,”他看了一眼崔瑛,“不若让我大辽的活菩萨与周国的老神仙比试一番?小王的使节团中有几位佛法精深的大师,如今正在相国寺挂单,可以出面。”

“道家修今生,佛家求来世,只不知梁王殿下要怎么比试?”

“双方轮流出题,能解则胜,不能解则败,哪方连胜三局为赢如何?”辽国的使团显然早就做好扬名的计划,比赛规则脱口而出。

“这样说的话,我们还是麻烦白云先生好了。”柴永岱脸上那古怪的微笑更深了一些,“贵方定下时间,小王来给这场比试定地点好了。”

大周的道士与辽国的和尚要进行一场法会比试,这消息对于大周的百姓而言远远不如有一个十六岁的天才三元及第来得猛烈。

虽然大周立国不久,但崇文的风气已经略有突显,本来已经有些抑武的倾向,不过在控鹤军成为汴梁美好生活象征的现在,百姓对从军、对军人本身的印象已经大为好转。在这种风气之下,道士们或许还因为控鹤军的烟火而在百姓中略有名声,僧人们对百姓的影响除了祈福也就是大相国寺的庙会了。

于是在金殿面圣、跨马游街、琼林御宴等等的热闹都渐渐淡去之后,人们才将目光转向这场佛道之争。也直到此时耶律隆绪才定下了比试的时间——五月初五端阳节。

“有出息!”终于从六安琐事中脱身的叶知秋没有通知任何人便快马入京,正赶在比赛前到了宫门外,他一见到张雷便夸奖道。

“叶叔回来了,六安可好么?”柴永岱关心道。

“好得很,”叶知秋点点头,转向崔瑛道,“我这个幕僚还算合格,六安县安稳,六安人富裕,你可以放心了。”

崔瑛点点头,马上要进行两国间的比试,不是细问的时候,崔瑛虽有心想问问六安的新县令是谁,场合却有些不合适,只能默默记在心底,打算之后再去打听了。

这次的比试继续设在崇文殿,崔瑛已经连吐槽他与崇文殿缘分的心都有了,却还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免得一会儿伤到了国际友人的心,远来是客,这点子面子还是要给客人的。

诸人坐定,新科进士们借观政之名集体请命来看热闹,崔瑛则是作为太子伴读跟着柴永岱一起来凑热闹的。

“此为我大辽国师波德诃,大师喀卢纳及他们的弟子。”耶律隆绪十分庄重地双手合什行礼,郑重介绍道。

“阿弥陀佛!”那位叫波德诃的大和尚呼了一声佛号,用他极为流畅的汉语说了一串祝福的话,神态安祥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贫僧自大辽来,欲与诸位施主共参佛法。”另一个大和尚性子似乎开朗些,微笑着上前与大家打招呼。

“贫道火龙,这是我的师弟魏离,后生小辈,还请大师不吝赐教!”火龙真人上前单手作揖,轻宣一声“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