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杜锦城道:“藩王势大,我心实忧。”

朱厚照一下子就被勾起兴趣,只听杜锦城道:“藩王之乱,自古至今共有之。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时期亦有八王之乱。太|祖心怀一家亲亲之好,故分封藩王。然日转星移,藩王之心已变!”

那时安化王的谋反刚刚被杨一清镇压,杜锦城的话说服力很大。杜锦城知道自己已经勾起朱厚照的兴趣,想到自己所做之事最后会带来的百姓安乐,他的心头就是一片火热,如同烈火燎原,一片光热。

第163章

“陛下。”杜锦城倚在温泉池子的边儿上循循善诱。他道:“民间有话本道:‘只要登得高位, 管那皋门稚门?’说的竟是当年成祖典故。若是各地藩王皆有此心,陛下可能安睡?” “臣言至于此,不敢再言。再说下去, 臣便是妄议天家,罪可当诛。其实臣连之前的话也不该说的。只是逆耳忠言, 安化王之事让臣为陛下忧虑。臣不仅是享受着陛下给予的荣华的宠臣,更是陛下肝胆相照的朋友!”朱厚照听到这里, 皱了皱眉头。然后看向风光霁月的杜锦城, 心气儿顺了许多, 他道:“你继续说, 朕绝不会给你定罪。”

杜锦城好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 他道:“臣知晓陛下刚刚已经让伺候的人下去了, 只是这暗中的人......”朱厚照知道他的未尽之意, 于是道:“这些人都是朕的死士, 绝对可信。”

杜锦城道:“ 太|祖皇帝生前分封了二十五位藩王。分封朱家子孙是为了屏藩帝室。但是时至今日,屏藩帝室变成了造反作乱。短短几年,晋王和安化王的不臣之心都昭之于众。臣想,安化王绝对不是唯一有反心的臣属藩王。”

“太|祖时,各地藩王都能调度和指挥军队。兵强马壮的藩王自然对中央统一有害。太祖在时, 自然是屏藩帝室。但是在太祖去后, 位高权重的藩王和年幼的国主之间自然矛盾重重。就像前些日子,楚王向陛下请封,陛下因安化王之事给否了,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一提到这事儿,朱厚照就恨不得打楚王那个老不死的一巴掌。生的第六个儿子也来向他请封爵位,真当大明的爵位是铁打的, 数不清吗?

“成祖收回了王府护卫军,但是各地藩王的确有人私自养兵。”

“我们虽然不知,但是安化王一事,就能证明这样的事情的确可能存在。而且,将军们......”

杜锦城住了口。

“你不敢说,朕来替你说!”朱厚照道。“朕的好文武大臣们,说不定哪个就和朕的那些堂叔叔堂伯伯们勾搭到了一起,贪图的就是那一份从龙的泼天功劳!”

杜锦城看着皇帝的怒火已经被自己勾了起来,心里泛出了一抹浅淡笑意。面上却仍旧是那副忧心忡忡的好友加忠臣的愁容。“陛下的银子不够用,养兵赈灾处处用钱。杨阁老帮着陛下改善田制,已经丁忧的谢大人也帮着陛下开源。但是还是不够。太|祖陛下想让天家永远繁盛,给宗室定下的俸禄极高,又下令子孙后代不论嫡庶都有承袭的继承权。但是却并非如同武帝之时的推恩,而是要朝廷给予封赏。就像楚王,都第六个儿子了,还来向陛下伸手。”

朱厚照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些人的确是在吸他的血。每年什么活都不干,只会花他的银子。

“陛下,这是臣所为您所忧虑的。宗室的繁衍是无穷无尽的,但是税收数目的增长却没那么快。”

“太|祖时,宗室大多只有太|祖一家人。天下之大,陛下富有四海。就是再丰厚,国库和内承运库都负担得起。但是现在宗室人的口已经上万,但是河间王府的俸禄一年就有将近两百万石,但是王府所在封地一年的税收都将将有些不够支持这笔这么大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