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谢棠柔声道:“陛下, 张养浩写《山坡羊》。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寻常人家也有和两宫太后一样年纪的祖母和母亲。一旦增加税收,江南富庶之地还勉强可以承受。但对北疆苦寒之地的百姓而言,这简直就是在要他们祖母和母亲的命。”

“臣恳请陛下,为天下计, 收回成命。”

朱厚照看着桌子上的奏折和地上跪着的刘瑾,陷入了两难之境。

一面是忠心耿耿的臣子,自己的救命恩人。另一面是同样忠心耿耿的伴伴,从小到大地伺候自己。

真是令他难以抉择。

忽然,父皇的话在自己耳边响起。

“谢伯安家里有良田千顷,有丝绸庄子的出息。朕又因他的功劳赏了他几条出海航船的票子。他们家过的富裕。谢伯安也不是贪图财货之人。父皇观察了许久,谢伯安是真的想做事情的。朕把他安排在户部,就是想让他替你把钱袋子守住了。”

“这个国家你什么都能没有,只有军队和钱粮,绝对不能缺。杨介夫和谢伯安是朕给你留下的人,这两个人的恩,还要由你来施。”

“等到几位老阁老和尚书们致仕后,你就让杨介夫做吏部天官,谢伯安做户部尚书。户部的事情,谢伯安说的只要于国家有利,你就答应。你记得,绝对不能把你两个舅舅,你未来的宠妃还有宫里的太监推荐的人送到户部和三大营里。要不然朕在地底下都不会安息。”

朱厚照还在沉思,只听谢棠道:“陛下若是想修建宫殿,也不是不可以。等到下次出海的船队回来后,臣派户部里算账极好的员外郎来给陛下算好宫里开销需要多少银子。留下足够的内库库银以供宫里开销。多出来的全都可以用来给陛下建宫殿。”

朱厚照回过神来,对谢棠道:“都听夫子的。”

谢棠道:“多谢陛下。”说完后,他道:“陛下还是要爱惜己身,莫要忘了天子的担当。”

离开的时候,送谢棠离开的是张永。

谢棠和张永走到离谨身殿远了一些的地方后,忽然道:“德延,你是想做怀大伴,还是王振。”

张永被他的话吓得一哆嗦,先不论是非忠奸。怀恩和王振都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为内相。

谢棠道:“我和我的父祖们都不同。他们是文官清流,看不起太监内侍。但是我不一样,我看谁都是一样的。尘归尘,土归土。百年后我们都是大地下的一粒沙。”

他的话很不客气,文官看不起太监都是藏在眼神里,写在奏折上的。从没有人会直接当着太监的面说出来。而谢棠就这么说了,但张永却觉得坦荡,不觉得生气。

“我知道你有野心,也想名留青史,而不是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