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老人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菜做得不错。”

第二道菜就是一品豆腐,这道菜花荼进行了一些改良。

软嫩的豆腐芯被掏空,里面放入八珍馅料,干贝海参和瘦肉和火腿提供主味,口蘑冬笋和荸荠增加鲜香和口感。

豆腐被填好,然后再去炸出一层脆壳,炖煮之后,最后裹上高汤炖煮而成的酱汁。

豆腐外酥里嫩,馅料无比鲜美,所有食材的味道都被融入了豆腐之中。

葛老吃着更为开心了:“好吃,我上次去山东吃孔府菜还是三十年前,没想到现在我们忻城也能吃到这么正宗的孔府菜。”

廖众生道:“我自从之前在慕家吃了一次暖房宴之后,就对这厨师念念不忘。那时候就想着一定要带你老人家来吃一次。”

葛老道:“那老廖你慧眼识珠啊。”

慕颂之在一旁,适时帮着花荼美言几句。

后面的菜也陆续上来。

翡翠虾仁是把大虾别入了黄瓜圈之中,犹如腰盘玉带,黄瓜和虾仁的口感交叠在一起,清脆爽口,软嫩鲜香。

孔府燕窝是咸鲜的燕窝汤,口感绵软,味道纯美。

花篮桂鱼也是孔府菜之中的名菜,鱼肉外酥里嫩,非常鲜美,肉质细腻。

御笔猴头用鲜嫩的竹笋缠了竹荪做成笔杆,最后用猴头菇做成毛笔的笔头,最后淋上高汤,外形好看,色泽红润,味道更是无比新鲜。

这一餐菜品非常清淡,却是秉承了孔府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每一道菜都有着传承和其中的意义。

在细节的把控上,也做到了极致。

随后上来的是寿字鸭羹,三套汤打底,鸭脯肉和火腿切丁入汤,上面用食材拼成寿字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