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12章

摄政王他要演讲。

娥娘从没觉得日子这么难过过,自从丈夫春耕受惊之后,精神就一直不正常,时常想着摄政王要砍他头,整日胡言乱语战战兢兢,请了大夫也不见好。

直至他自尽,娥娘都觉得宛如梦中。

虽然偶然见到过一次丈夫疯癫的模样,但她那时并未往丈夫有病这方面想,也就没想到这一次计讯会到自尽的地步,也就在这个时候,娥娘才确定计讯是真的有病。

但计讯的死只是苦难的开始,有时候,落井下石的往往是身边的亲近之人。

因为计讯一事被人拿来在朝堂上攻击摄政王,之后摄政王选择离开。

于是有心人就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信誓旦旦地说摄政王一定厌恶极了计家人。

计氏族人堂而皇之地霸占了他们的田地,又将计蕴赶出族学,假惺惺地对娥娘说:“我们这样也是为你们母子二人好,日后王爷看见你们已经得到了惩罚,就不会取你们性命了。”

娥娘对这话自然是嗤之以鼻,她看透这些人的嘴脸,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只能靠着之前的积蓄过活,平时做些零活,也能贴补家用,等到计蕴长大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娥娘这样坚信着。

虽然王爷给了他们帖子,但娥娘从没想过去用。

直到一场重病降临到她身上,雪上加霜的是,计蕴又被退学了,每当娥娘给计蕴找到进学的地方,就总有人去传些风言风语,书塾的老师乃至一起进学的学生,都不欢迎计蕴。

娥娘意识到,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就在她焦虑之时,她发现城中多了很多有关摄政王的传言,这些传言全都是正面的,若说无人催动,娥娘是不信的。

这个幕后之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王府之人,一个人做什么事总会有缘由,她由此推测,摄政王在引导民间舆论,他在乎自己的名声。

她如今病着,能不能好还是个未知数,若她万一有个不幸,那十二岁的计蕴就只能任人宰割,为此,她会想尽一切办法。

娥娘一句句教导计蕴,若是见了王爷该怎么说,既能让他怜惜计蕴的遭遇,又能让他意识到,帮助计蕴能为他获得好名声,谁知,最后却败在了计蕴身上。

计蕴此时不敢反驳娥娘的话,只一径沉默,娥娘知他固执,一时忧虑怒火交加,就这样晕了过去。

不提计蕴这边着急忙慌地请大夫,宴云河那边也没闲着。

他今日遇见计蕴拦车,虽不知原因为何,有没有背后指使的人,但多提防一些总没错,回府之后就使人去悄悄调查计家之事。

还有一事,就是王府当前的用人问题。

清荷正操持一场宴会,这是王爷自病后的第一场宴,虽然只是邀请府内的各位属官,清荷依旧对此很是上心。

上一次筹备善堂之事时,宴云河就发现这些属官对他唯唯诺诺,于是此次就想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

因为宴云河是想要这些人做事的,目前的情况非常不利于他用人。

顶头上司相邀,王府属官自是不敢不应,有心人也是想要表现一番,得到王爷的重用的。

待到晚间,众人纷纷到齐,晚宴终于开场,这也是宴云河第一次见识大郑的宴会,乐舞很优美,若不是今天这场宴,他还不知道府内还有这种表演职业。

欣赏歌舞之余,宴云河与属官们闲聊半天,期间他言谈温和,一改过去霸道作风,众属官渐渐放松不少。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云河放下装着清水的酒杯,突然对着满桌的佳肴叹了口气。

在场众人虽看似欣赏着乐舞,其实注意力都是在宴云河身上的,此时突听宴云河叹气,气氛霎时一紧,就连乐舞也停了下来。

宴云河挥手示意乐师舞者退下,露出忧愁神伤之色,对着底下众属官又叹了一口气,这时终于有人开口打破了沉寂,免得王爷继续叹下去。

“王爷为何事忧愁?”吴余圣关心道。

不愧是左长史,王爷真正的左膀右臂,此话接的正好。

于是宴云河忧伤道:“孤在王庄之时常与佃农接触,他们连顿饱饭都是奢侈,孤却在此大鱼大肉,心中实在不安,深觉愧对百姓,以致难以下咽。”

典簿秦当满怀崇敬道:“王爷仁善,府内尚有些余粮,可供施粥数日,若王爷允许,属下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