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卫斯年真是只大黑背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高高扬起了脑袋,大尾巴摇的欢喜又得意。

钱宝丽在这一刻福至心灵地想象出了这样的画面,忍不住抽了抽嘴角,突然发现她家男人貌似骨子里还有点小自恋的潜藏属性在,挺特别的呀。

“好叭,你说的都对。”她无意与他呛声。

何况这次的确如他所料,衣裳是做给他的,且用了心思。

这份心意能被察觉被领会,钱宝丽当然是高兴的,于是心情不错地顺着自家男人,给他看了看衣裳合不合身。

事实证明,她的手艺是真的不错,即便没有卫斯年的尺寸,但她脑海里好似本就有他的尺码似的,做出来的衫子让他穿上十分妥帖,并需要另外改动什么,省了一些功夫。

因为‘觉醒’了一项技能,钱宝丽兴趣上来,在将卫斯年的一身夏衫都做好后,考虑到他的衣衫本就不多,她想着再给他做上一些。

于是等到赶集日又一次到来的时候,她立马拉上卫斯年积极跑镇上去了。

如同上一回一样,供销社、国营商店、副食品店等地方逛过一遍,两人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不光做衣裳的布料有了,另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糕饼零嘴儿之类的也全都到位。

钱宝红借着这个机会又从空间偷渡了一些东西出来,照常匀出一份孝敬给爹妈,剩下就都是她和卫斯年的了。

二老还以为是女婿特意掏腰包给闺女贴补的,甚至连他们都没忘,因此对卫斯年的印象更好了,一日三餐做的足足的,担心他吃不饱不好意思说,在外也都好话连连,令村里人愈加将其当成了自己人来对待,态度上亲近很多。

如此这般下来,相比起知青院那群被村民们认为是外人、多有疏离的知青们来说,卫斯年已是顺利融入到钱家村,平时生活中多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