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在翻译小说的时候,需要对小说里提到的所有内容进行确认,如果发现原文里出现常识性错误,则需要在文档里添加批注,提示编辑注意。

编辑在校对时,也需要再次进行确认,如果原文里确实出错,则需要在小说出版时添加上“编者注”。

出事的这本推理小说是日本作家以二战为背景创作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欧洲战场,主角是一队美国大兵。

里面有个情节是男主人公阅读《花花公子》杂志,但实际上这个杂志在二战时期还不存在,是之后的越南战争期间才开始在大兵中流行起来。

野生译者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没有指出,而是选择了模糊处理,因此他没有译出杂志名,而是译为了“黄色杂志”。

而鸿途发行的版本里,这个地方和野生译者的翻译一模一样。

之后再进行仔细对比,鸿途的版本确实有许多地方有“借鉴”之嫌,目前舆论都站在了野生译者的那一边。

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本小说的责任编辑黄倩已在年前跳槽,现在公司里没有任何人来担责。

白思君有很不好的预感,因为他去年还在做助理编辑时,帮黄倩校对过这本小说。

果然,主编在说完事情经过后,眼神直接落在白思君身上,用不容商量的口吻说道:“据我所知,这本小说你参与了校对,现在这件事情希望你主动负起责任。”

“等一下。”白思君连忙打断,“我确实参与了校对,但只是帮忙检查错别字,书的内容并不是由我来确认。”

校对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有时为了确认书里提到的无关紧要的一个点,可能也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这是责任编辑的职责所在,跟其他任何人都无关。

白思君只是在黄倩定稿后帮忙检查了一下有无错别字,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在贴吧上已经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