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哥好生能吃辣啊!”摊前正在下面的师傅回头瞅了眼张佳乐红成一汪的面碗,笑着说着。

“哎——打小的就吃,习惯了。”张佳乐端起面碗,一口气把那看着红的怵人的汤喝完,把碗筷一放,长出一口气,“真舒服。”

孙哲平伸手替他揩了揩鼻尖儿上冒出来的汗,“怎么,这下不冷了?”

“都出汗了冷什么啊!”张佳乐咧嘴笑了笑。他方才在这面摊子上等面的时候一直站着坐不住,冷的在原地直跺脚,这会儿一碗热汤面下肚,觉得全身都暖和了起来,连带着冻得通红的鼻尖儿也冒出了细微的汗来。

孙哲平看两人都吃完了,便起来去面摊子上那个年轻小姑娘那儿算价钱,张佳乐坐不住,溜达到面摊前头去看那个老师傅下面。这眼瞅着快花甲的老师傅,一手捏着面团,另一手稳稳的拿着刀,丝毫不见抖的,刷刷刷的削面下锅,就看得削成细条的面团子伴着极有节奏的“扑通扑通”的落水声翻滚着落进烧的沸腾的水里头。

“师傅好刀工啊!”张佳乐看着这下面的速度忍不住赞了一声。

“嗨,这不熟能生巧吗,我这都下了快一辈子的面了。”老师傅笑着搭话,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下来。

“您这,祖传的手艺?”张佳乐随口问着,却没成想把人老师傅给逗笑了。

“这可不敢说,这下面的手艺啊,搁咱那地就跟人上海的做小笼一样,不稀罕!没啥祖传不祖传的。”

“您哪人啊?听口音听不出来啊。”

“小哥不是北方人吧。”老师傅摇头笑了笑,慢慢地说着,像是陷入了什么回忆一样,连下面的动作都慢了下来,“我老家在山西喽,年轻那会儿子干活都吃这个面,也拌辣子吃,不过没小哥你吃的那么厉害——那会儿,大清朝都还在呢。”

“那可有点远,怎么到上海这个地界来了?”孙哲平这会儿恰好走了出来,随口就搭上一句。

“民国二几年的时候,北边不是打仗吗。”老师傅木着一张脸,一字一字慢慢地说着,手下的刀削的越发的慢,却隐约带着点儿狠劲上来,“我家婆娘、儿子都死了,儿媳妇也在路上没了,我带着孙女儿一路逃到南边来的。不过现在这里也安稳不了几天了……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说道最后,重重的叹了口气,手里的面团已经削完了,他扭头冲着里头那个年轻姑娘喊了一声,让送团面过来,便顾自的捞起了沸腾的锅了已经下好的面。

“会打完的。”张佳乐沉默了一下,开口说着,他甚至还笑了一下,“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仗会打完,战争会结束,这个民族或许会重新站起来,或许会消失,但在那之前,他们不会放弃。要么战,要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