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家田地活计,杨湘湘是真的不懂,即使唐丑说的通俗易懂,但她还是听得云里雾里。

由于唐丑一家在村里的地位已经不似之前那般,所以小包子的朋友也多了起来,见到相熟的小孩子,唐包便跑去跟他们疯玩了。大人们忙着收割晾晒,小孩子们就在田地里穿梭嬉戏,一片喜乐安宁。

吃过饭,唐丑和杨湘湘一起把捆好的麦子推到不远处的晒麦场,这一大块空地是村里人特意弄出来的,平坦干燥。

“我们把麦穗散开铺在这里就行吗?”杨湘湘找了一大块空地,目测应该足够自己那点麦穗铺开了。

唐丑摇头说:“就怕现在铺开,借不到石碾子,白白占了空地惹人厌烦。”

因为场地有限,所以只有谁家借到了石碾子能马上碾麦粒,谁家才能把自己的麦穗铺在这里。如果不能马上碾麦粒,就不可以把麦穗铺开,这是村里一直以来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人人遵守。

眼下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村里人都想趁着这几天天气好赶紧收地,生怕过几日没了这么好的天气,一场秋雨下来,足以让麦田里的麦子返潮发霉。所以这几日,几乎家家都早出晚归,午休都省了。

此刻,麦场已经有几户人家在铺麦子,用铲子不断地翻动。

整个唐家村虽然不算贫困,但是对于石碾子这种一年只能用几天的“奢侈品”,也不是家家户户都配备的。所以村里便凑钱集体买了十来个石碾子,轮着用。

唐丑见不远处一个本家兄弟似乎快要用完了,便走过去想要借来。

他抱拳行礼,见对方的麦粒饱满,夸赞说:“今年收获不错,是个丰收年呐。”

这位本家兄弟曾与唐丑一同进山打过猎物,也知道唐丑被皇帝封赏,对唐丑的态度一直十分熟络,遂咧嘴笑说:“可不是么,比去年多收了许多,留下上缴的和自己吃的,剩下的还能换些银子,给我媳妇和即将出生娃做些厚实的过冬衣服。”

“弟妹就要生娃了?不错,不错。”唐丑拍了拍本家兄弟的肩膀,“待生完之后,我给你送去一些野山鸡给弟妹好好补一补。”

接着,他话题一转问道:“我见你家这麦粒已经弄得差不多了,不知等会能否把石碾子借给我家用一用?我家找好了场地,但害怕借不到石碾子,耽误了别人家,所以麦子推来了还不敢铺开。”

本家兄弟向远处看了一眼,杨湘湘见那人往这边看了,于是冲人礼貌的笑了笑。

“我家是快用完了没错,不过在你之前,另一家已经预定了,要不然你去跟他们好好说说,让你家先用。”本家兄弟指着另一边,正是唐云财一家。

唐云财一家在唐家村算是种田的大户,家里的田地较多,此刻一家人齐上阵正在自家地头割麦子。

唐丑走过去,恭敬地对唐云财拱拱手喊了一句:“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