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其实问的主要还是余嘉一。

张姬美虽然是男主,但是戏份只有她一半多,而且既然电影都叫《红妆》,自然是更要突出女人些。

余嘉一这些天边学京剧边背台词,对这部电影心里有底,不过到底是第一次塑造段烟这种多层次的角色,还是有点拿不准。

她想了想,道:“段烟年轻的时候因为成了角儿,所以很骄傲,觉得自己一定能把京剧继续发扬光大。没想到之后亲人会由于京剧相继离世,那段时间她应该心灰意冷,很绝望。”

“再后来,京剧没落,段烟无能为力,好不容易有了重新出山的机会时,她的辉煌却再也无法重现了。”余嘉一说完段烟的三段人生经历,仔细品味了一下,托腮道,“段烟到死,应该是既失望又满足。因为她是演完了最后一出戏死的,可是这最后一出戏没能达到她想象中万人空巷的场景。”

“总体来说,这个人物悲剧色彩偏多。”余嘉一总结道。

刘铮点点头,他翘着腿吸了口烟,下巴上的肉一晃一晃地:“你将段烟大体把握得不错,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不对。她的师父和丈夫死后,她应该是先迷茫,然后才是绝望。段烟虽然红,但入世不深,所以她会思考,京剧真的是害人的东西吗?直到最后,她发现害人的并不是京剧时,才会体现一种绝望感,因为她那个时候就已经明白,京剧注定没落了。”

“心灰意冷在绝望后面出现会更合理。”刘铮弹了弹烟灰,笑道,“你觉得呢?”

刘铮说的这种表演层次明显比余嘉一理解的要更丰富一些,余嘉一很快转过弯,会意道:“是刘导的比较好。”

刘铮肆无忌惮地笑笑,递了一根烟给张姬美,说道:“张老师心里应该有谱,我就不多说了。”

张姬美接过烟,毫不谦虚地说:“有谱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