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世纪票证时代 全大 1582 字 3个月前

往年的年货都是腊月二十几的时候,等家里人基本到齐了,再一起逛逛市场,想要什么买什么。

干果、水果、菜、新衣,等等。条件好点的人家是开心果核桃、车厘子葡萄、和牛肉羊腿、巴宝莉古驰,条件差点的人家是瓜子花生、香蕉苹果、排骨青菜、以纯森马。

甭管条件好不好,今年的标准肯定都要下降了。

不论是干果、水果,还是大菜、新衣,对现在来说,都有点奢侈。

村子里提前准备这些东西的人家很少,既不是必须的日用品,又不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更不用说干果、水果、大菜类的东西都不好久放。

于是,镇子上超市里卖瓜子花生这类炒货的架子便成了需要排队才能进的地界。

超市老板也有点商业头脑,价格高的吓人不说,还限购。

其实就算他不限购,大伙儿也买不了几斤,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现在限购了,大伙儿买的量还是那么多,但是给人的感官就很不一样:可不是我扣门不想买,而是超市限购了,只能买这么多。

王笑笑也应景买了几斤,用棉布袋子细细的包起来,放在一个空置的水缸里面,水缸最下面是一层生石灰,上面用稻草隔开。生怕过年吃的时候回潮了。

还有从空间偷渡出来的糖和巧克力,也用同样的方法放在水缸里面,这样家里人就会以为是自己提前准备的东西。简直太机智了。

水果是之前秋日里在山上找到的红山楂,光看着嘴里就能分泌满口的口水。尤其颜色红彤彤的,看着很是喜庆。

大肉是在镇子里的屠夫那里抢的。自从很多交通工具损坏,交通没有以前便利之后,村子里想买块肉吃都困难了起来。

以前村子里是有人自己养猪的,从年头到年尾,结结实实的养上一年,过年的时候要么卖个一千多块钱,要么自己吃。

但是这样真的太费工夫了。日常要打猪草、煮猪食,一天好几顿不说,猪小时候还很容易生病。费时费力不挣钱,猪圈的味道还特别大。

慢慢的大家都不愿意养猪了,都在镇子上买。整个镇子的市场也不大,两个养猪场就能满足需求。偶尔节假日的时候还能从县城调货。

现在住在城里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镇上的人口直接翻了一番,也没地方调货了,直接导致镇上的猪肉供不应求。

屠夫只在固定的时间杀猪,两个屠夫摊子还特意错开了时间,这样能保证两边没有利益冲突。

没入冬的时候想吃肉,只能在屠夫杀猪的日子去买,过时不候。

后来入冬了,想吃肉就更困难了一点,因为屠夫杀猪的间隔时间也越来越长了。一方面是天气不好,进镇子的人少了,另一方面,屠夫也想悠着点,留几头猪过年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也就是说,整个镇上七八个村子的村民,都已经想肉想了好些日子了。

肉有多难买?这是一个涉及体力、脑力、人脉的综合性问题。或者侧面的描述一下,养猪场那对夫妻那矮矮胖胖的儿子现在都特别的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