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望族嫡女+番外 春未绿 972 字 5个月前

郑灏的亲弟弟常年病弱,如今能够出来走动一二,已然是不错了。

倒是书瑞,相貌生的极好,虽然才十二岁,但为人机灵,谈吐不凡,在他面前执弟子礼,是个很有眼力见的少年。书麟就更不必说了,他行为虽然跳脱,但并非没有规矩的孩子,反而说出来的词儿很有灵气,这让郑灏也很喜欢他二人,当自己的亲弟弟看待,随意点拨一番,让二人受益非常。

“姐夫,你和姐姐平日也是这般逛园子,吟诗作赋吗?”书瑞很好奇。

这个年纪的少年,他学问虽然老成,但是对成人的世界依旧很好奇。

郑灏笑道:“平日我休沐时才有功夫,但也不总是吟诗作赋,你

姐姐在家里也是很忙的,她要管家,要照顾哥儿。我现下也很是忙碌,文章都没功夫写了,但只要休息的久一些,我就会带你姐姐逛逛园子,有时候带她去外边去玩儿。”

对这个答案书瑞还是很满意的,书麟小小的人儿也是竖着耳朵听,兄弟俩年纪虽然小,但是把为姐姐作主的话可是听进去了。

当然,不一会儿郑灏教他们投壶射箭,还说过几l日教书瑞骑马云云,让两个男孩子很是高兴。

另一边郑老爷也和刘承旭在说话:“如今朝堂局势混乱,你又管着河工那块肥肉,皇帝的人想要分一杯羹,那些亲贵们想分一杯羹,河工的官员想分一杯羹,你在那里拦着,他们自是看你不顺眼,如今退下来也好。”

刘承旭撒了一把鱼食到湖边,鱼儿们都顺势游了过来追逐鱼食:“兄长真是洞若观火,我何尝不知道,但我就是想把钱省下来修一条新河,修一条坚不可摧的堤坝,我不愿意给他们。看吧,马上汛期就要到了,老百姓总算是不会受到洪水侵袭了,别的我就不管了。”

他为官数载,虽然不是白行中那种极其擅长揣摩上意的,但是不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每每看着衣衫褴褛的百姓,就忍不住。

多少次,他也想过就这样吧,也许妥协一点会更好,老百姓不管就不管了,自己混到这个地步不容易。

但终究是于心不忍。

郑老爷拍拍他的肩膀:“朝廷派广阳侯世子、舞阳侯二人看守边关,听说又在重新推选三边总督,现在有人知道我知兵,因此在廷推上把我的名字写了上去。我的处境也颇难为,日后家里就让你帮忙照看了。”

“广阳侯世子一贯支持东宫,舞阳侯是东宫表兄,这仗还没打,都等着去争权夺利呢,也难怪要选兄长你做三边总督。”

“也未必一定是我。”郑老爷摆手。

“除了兄长,我也想不出其他人了,那几l个毛孩子知道什么,现下早已不是开国的时候了,卫所兵糜烂,根本不当用,朝廷募兵募的也是南兵,我也是想赶紧修了新河加固旧河,这样漕粮能快些到,这样朝廷打仗总是要钱的。”刘承旭知道郑老爷的能耐。

郑老爷微微叹了一口气:“皇上既然已经立了东宫,就该早早的把两位宗藩迁

走,否则成王和云王多了念想,朝堂必定乱。”

刘承旭扶额:“东宫身体孱弱,成婚几l载,太子妃不过生了个女儿。成亲王世子满肚子诡计,只有小道没有大道,云亲王那两个儿子更不成器。先首辅励精图治,好好儿的大齐,却变成如今这幅模样。”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捶了一下树,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很快,郑老爷居然被起复为三边总督,这让所有以为郑老爷仕途完了的人都大跌眼镜。三边总督原本是为了巩固西北边,大齐一贯是文臣总理、武臣统兵和内臣监军,因此三边总督的权利很大。

原本因为郑老爷兵部尚书致仕后,门前车马稀的境况又翻转了,郑家也准备了酒宴,请亲朋好友过来践行。

很快四处都收到帖子了,丽嘉却是备下了厚礼,她身边的丫鬟芍药看了一长串的单子,忍不住道:“怎么送这么多礼?往常送郑家的,比这少一大半儿啊。”

丽嘉道:“真没想到郑亲家也有起复的这一日,如今他任三边总督,我们爷若是能一起跟着去立功就好了。都是亲戚,用别人还不如用自己人呢。”

“那倒也是,可三姑娘她愿意吗?奴婢看三姑娘上次和您吵架之后,仿佛对您的意见很大啊。”芍药担心的很。

丽嘉笑道:“我们不必和三丫头说,郑老爷又不了解我们姐妹之间的事情,他们郑家和我爹爹是八拜之交,提携一下我们爷也未尝不可啊?若是去了西北,能立下一番功业,封个将军,如此还愁什么。”

芍药竖起大拇指:“您真是神机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