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宋译点头:“克里基国虽然离得近,但一番外交程序下来,以及各部门协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提供援助之水。”

“所以还是从卡沃运水过去更好?”汤琳道,“但要是能让克里基国迅速运作,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克里基和西思贝,即使再迅速也不可能三五天就能把水运过来。现在普拉扎等地的情况已经很严峻了。”宋译说。

所以,宋译并不赞同让克里基国帮忙,也因此刚才宋译没开口。

“缺水的事以前就有很多次,西思贝经济落后,从卡沃运水到普拉扎那些南部城市的成本大,西思贝政府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宋译说,“这次的议论声大也是因为今年的情况特别严重,同时西思贝国内外媒体大肆报道。”

汤琳想起在普拉扎的情况,对那个地方的居民又起了同情。“我倒是希望克里基国能及时提供帮助。”

约克乌大使梅尔先生回到大使馆后,当天就给乔万打电话,说克里基国答应了帮忙。乔万非常惊喜,克里基国答应得很爽快。不过,五天后,克里基国提供援助的人和水还没来,普拉扎的情况非常严峻,死亡的人近半,一些普拉扎人开始往附近的城镇走,但他们没钱坐交通工具,大部分人死在半路。西思贝国内外的媒体对此事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西思贝政府着了急。西思贝政府总统亲自打电话催促克里基国,克里基国满口答应,说救援人员和水很快就到,但两天过去还没有影儿。宋译终于还是主动给乔万打电话,建议还得从卡沃运水,西思贝政府不得不正式从卡沃运水去普拉扎。

等卡沃的水到达普拉扎等地第二天,克里基国的水才到,但普拉扎的人已经死亡超过一半,南部其他地方也好不了多少。而且一次运过来的水也不够,因此卡沃和克里基国还得持续把水运往普拉扎这些地方。后来普拉扎等南部地区缺水的状况终于有了好转,一场雨过后,才彻底好转。

这次是西思贝普拉扎地区的人民死亡最多的一次,整个西思贝都为此事难过。为此,西思贝政府举行了一次默哀仪式,向那些因为没水而死亡的人默哀。西思贝政府明白,得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宋译跟乔万提过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乔万向西思贝总统汇报后,西思贝总统亲自接见宋译,希望中国能在西思贝做个“南水北调”工程。这次不是无偿的,西思贝终于不惜花费大量财力来解决普拉扎等地居民的吃水问题。宋译答应极力促成这事。很快,中国就和西思贝签订了“调水”工程协议,并着手进行调研考察。

这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工程,但协议公布后约克乌大使梅尔先生才知道这事。他看着电视里的新闻,脸拉得很长,因为新闻里说这是利在千秋的工程。而运水到普拉扎等地原本是他们约克乌国帮了忙的,宋译却来这一招,倒将他们的功劳给磨灭了。细数来看,中国在西思贝揽下了许多工程,医院、码头、水电,几乎所有重要的工程都被中国包揽了,而最初西思贝是亲约克乌的,这样的发展趋势让梅尔心情郁结,且不甘心。

卡沃远郊,古老的丛林中,不知名的鸟声时不时传来。一片湖泊隐于这古老的丛林之中。湖上飘着一个皮筏子,皮筏子上站着一男一女。男的一身白色休闲装,背影挺拔,女的绿色纱裙,身材窈窕,微风徐徐,衣袂翩翩,枝头小鸟忘记了展翅,一双眼睛注视着二人。近处看,一个英俊,一个俏媚,真正是万里挑一的人物。

汤琳总算圆了泛舟游湖的心愿,她满意地扬着唇。不过,微风还是吹乱了一些头发,她抬手,干脆把挽起的头发放下来。霎时,长发如瀑倾泻而下,垂至腰际。宋译情不自禁伸手,用手指轻轻梳着她的长发。汤琳微微侧头,看着宋译含笑的模样,温润儒雅的样子赏心悦目。她抬手,轻轻捏着宋译的下巴。宋译轻轻笑出声:“你做什么?”

“宋译,你这个样子让我情不自禁……”汤琳眨了一下眼。

宋译:“什么?”

“想冒犯你。”汤琳嬉笑。

宋译放开她的发丝,揽住她的腰:“现在是什么都敢说了!”

汤琳抬了抬下巴。

宋译低头,正好吻住她的唇。

“继续顺水而下。”良久,宋译分开两人的唇,看了一眼汤琳微微喘气的样子,转而看向湖面,嘴角微弯,却像是刚才的吻没发生一样,缓缓说。

汤琳心里偷笑,目光一转,也看向湖面。

宋译接到罗玉光大使的电话,罗玉光大使将在一周后回到大使馆。从罗玉光离开到目前为止,已经近一年了,宋译发话,大家一起在大使馆大门口迎接。因为罗玉光不让他们去机场,不让兴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