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李林枫进了宋译的房间,房间里点了蜡烛,他关了手电筒,把手电筒揣进裤兜里,然后走到客厅中央。他看了一下左边的椅子,又看了一下右边的黑色沙发。

“随便坐。”宋译及时开口。

沙发有个单人位,前面有一张条形茶几,茶几上放着蜡烛,蜡烛的火焰一跳一跳的,房间里的光线忽明忽暗。李林枫选择在单人沙发上坐下。

宋译在李林枫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一道闪电袭来,外面漆黑的夜忽然亮如白昼,但那一道闪电过后又迅速恢复黑暗,紧接着惊雷像似从天边迅速滚来,震耳欲聋。“啪啪啪”、“哗啦啦”的雨声更大。“今天这暴雨下得有点儿久了。一遇到这样的雷暴雨天气准停电。”李林枫抬头瞧了一眼窗外,说道。

宋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个身影很快一闪而过。他点头:“正是。”

李林枫收回了目光,言归正传:“现在我们和约克乌都拿到了西思贝医院援建项目,新闻媒体上也报道了。不过,约克乌要修建的医院是我们修建的两倍,西思贝坊间对约克乌的评价很高啊。”

宋译说:“我意料到了。原本100亩的医院对西思贝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了,而约克乌来个200亩,这是所有西思贝人都想不到的一个数字,大概所有西思贝人都惊掉了下巴,他们惊喜万分。”

“从建交开始,西思贝就更亲约克乌,西思贝人对中国也不甚了解,在西思贝的中国人不受重视,还有被欺负也不吭声的。经过我们大使馆的努力,虽说这些现象有所改观,但我们的大使馆到底是才成立不久,这些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而我们原本是想借这次援建在西思贝再次打开新的局面,但现在还是让约克乌得了优势。西思贝人只看到约克乌要给他们修建200亩的医院,而看不见我们修建的100亩医院。”李林枫说。

宋译笑了笑:“人就是这么现实。”

宋译竟然只这么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而李林枫是想宋译想出个什么法子来让现状改变,因为约克乌得了优势,他们哪里还能打开新局面?哪里还能像宋译之前开会时说的那样能展示中国的基建实力和医疗实力?

“那我们援建医院的意义恐怕就再也没有了。”李林枫皱着眉头。

宋译从容笑道:“不会没有的。你等等看就知道了。没有意义的事我们当然不会做。”

宋译和李林枫面对面地坐着讨论援建医院的事。

汤琳一个人坐在车上等苏江,苏江打着手电筒冒着大雨去找人了,因为他们等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别的车路过,仔细想,这么大的雨,恐怕也不会有车子来,搭顺风车是不可能的。三十分钟过去,苏江还没回来。车上黑漆漆的,雨水打在车上和地上,哗啦啦地响,闪电来了又让四周亮如白昼。下过了一个小时的雨后车子里已经不再闷热了,很凉爽。但积水越来越多,肉眼可见地往上涨,很快就会淹没一半车身了,而雨还没有要停的迹象,这架势让人有点害怕。汤琳希望苏江快点儿回来。

片刻后苏江回来了,他全身湿透,狼狈不堪。

“没法子找到人。”苏江坐上车后说。这条路人烟稀少,他又怕汤琳一个人在车上不安全,于是走了两公里左右就返回去了。

“再这么下下去,我们呆在车上也不是办法。”汤琳望着忽明忽暗的雨幕,担忧起来。之前她只认为是运气不好碰到雷暴,但她认为雨很快就会停的,只要雨停了就好办些了,西思贝的天气一贯如此,哪知这次下了这么久还不停。这样发展下去就是洪水灾害了。

“下车走吗?这里离大使馆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苏江说。

“就怕这个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洪水一来把车都淹没了。”汤琳道。

外面电闪雷鸣,汤琳下了决心:“苏江,我们下车走。这路上总会有人的。看看先能不能投靠酒店或者是别人家。”

“怕是要再走五公里左右才能遇上人了。”苏江道。他刚才已经去打探一番了,而且根据来时的路看也差不多是这样。

“走吧,不能坐以待毙。不然我们会被淹没在洪水之中的。”汤琳说。

两人下了车,此时路上的水已经没过汤琳的膝盖了。手电筒的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分昏暗,他们在电闪雷鸣和瓢泼大雨中艰难地走着。水太深,水下又有看不见的坑,汤琳摔了好几次跤。苏江向她伸出手,汤琳先是抓住苏江的手臂,但又摔了几次,苏江便握住了汤琳的手。

宋译的房间,李林枫还在说关于援建医院的事。宋译一边听,一边注意着外面,外面一直电闪雷鸣,大雨还没停,也没有车子回来的声音。他抬手看了一下腕表,皱紧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