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有小孩,有残疾。

每人派他们出去乞讨,讨得钱来就有饭吃,没有就饿着还要挨打。

在一个雪天乞讨日,小乞丐陆景怀又饿又累,昏倒在雪地之中,被一路人所救。

这路人不仅救了他一命,还帮他脱离了“义父”的掌控,助他去肉坊学手艺,是他的再生父母,救命恩人。

时光任茬,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当初的小乞丐已长大成人,有了谋生手段,但他一直心心念念自己当初的恩人,只盼有一日能报答他的大恩。

一日他与恩人在城中重逢,对方是来此地行商的,租了个院子住在他的隔壁,因心中惦念着报恩,他跑对方那儿勤了一些,竟无意中撞破了对方的大秘密。对方竟是敌国探子,来此是为了盗取城防图,且已得手,正准备离去。

若是让他离去,敌军来袭,城破家亡,这一城的百姓性命堪忧。

若要阻止他离开,只能立即去举报,只是那样自己的救命恩人必定性命不保!

明明是恩人,自己还未来得及报恩,就要害死对方吗?

恩义与家国大义,便是摆在他面前的两难选择。

观他选择,可知性情。

原本是这样的……

但是对方,好像不按照规定来。

八岁那年,小乞丐被路人所救,脱离苦海。

这之前并没有什么异常。

但是路人走后没几天,身上的伤养好的小乞丐偷了肉,和游方郎中换了蒙汗药。半夜偷偷跑回了乞丐屋,先用蒙汗药将“义父”和他的爪牙药倒,然后用肉坊的刀毁尸灭迹。

分尸动作熟练,看来在肉坊学了不少。

“义父”死后,他顺理成章的继承了义父的所有财产和那几十个乞丐。

这些乞丐要不是小孩子,要不是身有残疾,都是没什么谋生手段的。

他们被陆景怀分尸的残忍和熟练震慑,纷纷表示愿意服从。

于是陆景怀将他们物尽其用,开始做生意。

以全城为范围,专门给人传送信件、送物品、口信。

小孩子腿脚灵活,负责送。残疾的就在家里处理内务。

刚开始大开局面比较费劲,但好在“义父”留下了不少金钱,陆景怀又手段了得,很快生意就上了正轨。

等到十多年后恩人再来刺探军情时,陆景怀的生意已经如火如荼,在全国都有分店了。

不过这些变化并不影响最后的抉择。

恩义与全城性命,孰轻孰重。他还是要选!

对此,陆景怀的答案是都不要。

第31章 师尊死了都是你的

他拎着下了软筋散的酒壶去找了恩人, 几句话人恩人卸下戒心,最后给人药倒了。

恩人全身无力,但还神志清醒,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把城防图烧了。

他瞪大眼睛, 又怒又恨, 质问道:“我当年救你性命,你不思感恩也就罢了, 怎能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