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母印象最深的是一处造景——画框中的菊花。

一盆盆菊花由远及近,排列成一幅巨大的画作,旁边的空地上铺了画布,支着几个画架,艺术性十足。

本以为只是作样子,没想到真的有艺术家坐在那里写生。

很多游客在围观。

看笔触和调色,一看就是专业的。

可能正是如此,才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允许。

如果她会画水彩画,有机会上去尝试一次,那将是多么独特的体验。

姚母感叹:“这次来得值。”

来得太值了,每一处景色都值得细细品味。

连她都记住了不少菊花品种的名字,甚至想回去养上几盆。

经过了菊花馆的数个景点,他们来到了标识牌中的最后一处景色。

姚冰三人跟着其他游客一起,走入一处古朴的院落,老旧的门框仿佛能听到木板的吱嘎声。

院内种着野菊,有古井、打水设备、水缸和舀子,仿佛能看到有人在浇灌这些菊花。

长廊的石台上摆放着一盆盆名菊,数量繁多,一眼望不到头。

“哇——”

姚冰看着这数百盆的或艳丽、或雅致的名菊,与这个落魄的院落相比,这些菊花就像是这座院落的宝藏,令其蓬荜生辉,焕发出不一样的魅力。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些菊花的花盆各有不同,有的为碗状、有的为盆状,还有四方花盆、六方花盆、方形水仙盆等等,均为陶器和瓷器,造型多样。

看着却并不华贵,外部色彩脱落,像是使用多年的样子,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