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着学习的心态, 才是每一位科研人员应有的态度。

叶华西仔细观察着眼前巨大的捕虫笼,从叶子垂落的笼蔓、宽胖的笼身、到色彩鲜艳的唇以及上方硕大的笼盖,任何一个部位都表明它是成熟状态的捕虫笼,并且为自然发育而成,并未经过人工催熟。

能长到如此惊人的尺寸实属罕见。

首先, 其本身便要具有的优质基因与生长潜力,其次,外界环境和培育手段也很重要。

叶华西侧头看向叶晗两人:“这两株马来王猪笼草来植物园多久了?”

叶晗:“半年左右,去年11月份办好手续引入的。”

才半年?!

几名研究员又是一惊,看着眼前茂盛到将树木枝干都盘绕起来的马来王猪笼草, 心神俱震。

才半年就长到如此巨大,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当初国家植物园的几株,移栽后元气大伤加上水土不服,在他们整个科研团队的照料下, 足有大半年才恢复过来。

然而眼前这两株, 哪有一点移栽后的不适, 比原产地的植株长得都要高大!

还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究竟如何做到的??

即使在这些天才的知识储备之中, 眼前的情况也超出了认知。

叶华西教授同样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沉吟:“近些年来,国外基地的培育技术发展得很快。

我在一个科学杂志上看到过相关文章:xx基地早就培育出捕虫笼高达36-38公分的优质种,并作为母本分株繁殖,只是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