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晋江正版

因养鸟而制作鸟笼,由鸟笼而衍生的如站圈、站杠、笼罩、食罐等等几乎成了一个系列。

其中鸟食罐作为盛食器的一种,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是非常讲究的一款。

华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人们常用的碗均以瓷碗为主,鸟食罐作为宠物食具同样享受了良好的待遇,各种形状,各种纹饰,至今绵延不断。

漂亮的鸟食罐能为鸟笼增色,这也是养鸟人炫耀的资本。一般鸟笼中最少配有两个罐,一个盛食,一个盛水。

别看鸟食罐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制瓷工艺、绘画技艺、审美观于一体,既具有实用性、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1

从东汉发现黑釉鸟食罐、到唐代的白釉鸟食罐,再到宋代的龙泉窑鸟食罐、明宣德的青花鸟食罐,乃至于清代达到瓷器烧造高峰时期。

清代时期,方形、圆形、花口形、六棱形等多种形式,白釉、青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粉彩及斗彩等各种类型的鸟食罐已非常齐备了。

至于民国以后,瓷器出现了颓败的趋势,养鸟之风也跟着沉寂了下去,再不复往日的辉煌。

在历史上,除了杨贵妃之外,宋代的几代皇帝都嗜好养鸟。

宋徽宗画有一幅《五色鹦鹉图》,并亲自题文说:“五色鹦鹉来自岭表……纵目观之,宛胜图画。”

对于宋高宗,史书上也有“好养鸽,躬自飞放”的记载。

据说他在宫中养了100多只鹦鹉,其中一只红鹦鹉特别会喊“万岁”,赵构深为喜爱,红鹦鹉死了之后,他还亲自撰写了祭文。2

宋高宗赵构的所用的鸟食罐,大多便是龙泉窑精制的官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是宋代除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外的第六大窑口。

其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南宋晚期,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达到历史的顶峰,有人工制造的“青玉”之美称。

某位陶瓷史家曾赞叹说:“宋代龙泉青瓷的每个碎片,至今仍令我们为它的美感所倾倒。”

足见世人对龙泉窑青瓷的赞美与欣赏。

云舟拿着这对鸟食罐走进了珍宝阁。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珍宝阁看着十分冷清,每天最多能见到一两个人。

像这种大型店铺平时很少有客人,一般的客人来了也只是看看,生意大多是靠大客户、老客户来维持,真正做到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句俗语所说。

吴掌柜正陪着杜老爷子下棋,见到云舟,招呼道:“小舟来了。”

“吴叔,杜爷爷。”他打了个招呼之后,没有多言,静静地坐在旁边观察两人下棋。

过了二十分钟后,杜老爷子笑着落下一子,吴掌柜看了‘哎哟’一声:“唉,我又输了。老爷子您棋艺太高超,走一步看五步,我自愧不如啊。”

杜老爷子哈哈一笑:“夸张了。我要是有这样的本事早就成了围棋大师,不过是下得多了,懂得了一些技巧。”

他收好棋盘上的棋子,转向云舟,“你不是上学去了,还有时间过来?”

云舟浅笑:“z大就在s市,离得不远,周末正好回家看看。再说,杜爷爷您也需要人陪呀。”

一番话说得杜老爷子心中熨帖,正好有店里有客人来了,吴掌柜去招呼客户,老爷子便让云舟陪他下棋。

他执白子,云舟执黑子。

云舟的围棋是小学时候跟爸爸学的,大约学了半年的时间,后来也上过几堂课,但初中之后就下得少了,远远比不上杜老爷子整日下棋的技艺,下到一半就败下阵来。

“杜爷爷棋艺精湛,我自愧不如。”

“你才多大,以后慢慢学。”

杜老爷子连胜两局,心情颇佳,云舟趁机将口袋中的鸟食罐摆在收拾过的棋盘上,“杜爷爷您看,这是南宋龙泉窑的青釉鸟食罐吗?”

“又去淘古玩了?鸟食罐,这在古玩市场上可不多见。”

杜老爷子打开手边放置的眼镜盒,从里面摸出一副镶着金边的老花镜,将这对袖珍小巧的瓷器拿在手里仔细查看。

这是一对高3.3厘米,底径2厘米的鸟食罐,从底部向上为外凸的扁圆形弧腹,又在最上方收束形成口径2.4厘米的圆口,整体造型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

它的腹部也是以仰俯莲瓣纹进行修饰,从底部层层叠叠的向上堆叠,莲花的瓣脊十分清晰,能看到上面细细的线条。肩部装有一贯耳,相当于杯子的把手,用手可以灵活的拿起。

这对鸟食罐通体施青釉,釉色明亮厚润,滋润精美,呈色稳定,恰似青梅色泽的梅子青,有种浓翠莹润的色泽,光润如玉。

底部的圈足处修胎讲究,圈足修得很薄,造型玲珑精巧,是十分精致的鸟食罐赏玩器。

细细观察了许久,杜老爷子将鸟食罐轻轻放下,笑着道:“从器型、釉色和纹饰来看,确实是南宋龙泉窑的青釉。这种釉色又名‘梅子青’,色如青梅,莹润透亮,是龙泉窑青釉特有的颜色。

小舟啊,这种鸟食罐在市面上见到的不多,你从哪里买到的?”

“今天下午,我和母亲去花鸟市场买虎皮鹦鹉,挂在门口鸟笼里就放着这样一对鸟食罐。

是店主在家中犄角旮旯里翻到的,他见和鹦鹉的颜色很配,放进了笼子里,我正好看到,就买下来了。”

“嘶,就这样...?小舟你这运气、可真是让吴叔羡慕啊。”

吴掌柜走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出去买只鸟都能捡到一对南宋龙泉窑的鸟食罐!”

随即摇头道,“也对,谁会想着去花鸟市场找古玩?也算是另辟蹊径了。有时候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他接着问:“你这对鸟食罐是多少钱买的?”

云舟笑着道:“那对鹦鹉价格是1000,加上鸟笼等各种东西一共1500,这对鸟食罐也算在里面。”

吴掌柜顿时张大了嘴,哆哆嗦嗦道:“也就是说,你根本没花什么钱——”

云舟后知后觉的点了点头,“好像是的。”

吴掌柜面露震惊,喃喃道:“你这是又捡了一个漏啊,两个月捡了三个大漏,这是什么水平,什么运气?!”

他从来没见过运气这么好的人。

要是他有这个本事,过不了几年就能开自己的收藏馆了。

杜老爷子看向云舟的眼神同样惊讶,他这个徒弟简直是神佛附体,旁人一辈子的好运都及不上他。

“这次的这对鸟食罐你打算怎么处理?打算自己留着还是出手?”

云舟想了想:“我现在暂时不打算出手,不过,如果杜爷爷或者吴叔想收藏的话,我可以送给你们。”

他说的是真心话,这两人对自己帮助很多,若不是他们两人的帮助,绝对没有现在的自己。

杜老爷子急忙摆手:“这可不行。

龙泉窑的鸟食罐虽然比不上明宣德青花和清粉彩的鸟食罐,可是价格也不低,单只就要20-30万,更何况你这还是保存如此完好的一对。要是有喜欢,80万的价格很容易就能出手。”

吴掌柜也在旁边补充:“是啊,你可别小看这鸟食罐。曾经一只小小的唐白玉瓜楞鸟食罐拍到了1000多万的价格,绝对不比其他瓷器差。

像南宋龙泉窑青釉的鸟食罐流传到现在基本都是单只的:一是有些器具盛放鸟食和盛水的本来就不是一个,有的高、有的矮;二是保存比较难。

毕竟宋朝距现在至少六七百年的时间,中途有很多都被打碎了或者遗失了,能凑成一对的实在不多。”

云舟倒是没想到价格会这么高,这样的话,两人不收确实在情理之中,下次送点别的东西好了。

他见吴掌柜一直盯着这对鸟食罐看,心中有了一丝了然:“吴叔,要不然这对鸟食罐就先放在珍宝阁吧。”

“...哈哈,那就谢谢小舟了。你放心,除非你同意,我是不会卖给别人的。”吴掌柜乐得眉开眼笑,他这里的瓷器类型几乎都有,就缺一对鸟食罐。

这对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鸟食罐,放在店里也能算作小器型的官窑精品了。

夏日的白天很长,云舟走出珍宝阁的大门时太阳微微西斜,等回到家就该到晚饭时间了,他要尽快赶回去才行。

然而刚刚走出大门少年便见到了一位不速之客,少年清澈的双眸瞬间冷了下来。

傅言则一脸欣喜的看着云舟,沉寂的眼眸在刹那之间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像是饥渴的行人见到了绿洲一般。

他的衬衫皱巴巴的,汗水顺着鬓发一直往下淌,再也没有以往贵公子一般的光鲜亮丽,不知道在太阳底下等了多久。

傅言自从上次生病后,过了整整一个月才恢复。

梦中失去挚爱的痛苦和醒来后缺失的记忆相互交织,每次醒来,他都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忘掉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似乎少了一大块。

但是他的脑海中一直充斥着一个人的身影,看不清面容,只记得青年的笑容干净而明亮,像是一道光照进了他的内心——

傅言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他!因为他是自己的救赎!

他努力地翻找着记忆,以往的记忆全都模糊一片,只有上次在‘第一钱庄’见到的那个少年还残留着一点微弱的画面,可惜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傅言不断地询问父亲,终于从对方口中得知,原来那个少年叫做云舟。

云舟!云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