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晋江正版

这少年看着面嫩,举止倒是极为成熟稳重,还很懂礼数,比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都要强上一些。

他将对方请到内堂的一处茶桌前,没有急着鉴宝,而是用紫砂壶泡了一壶雨前龙井,两人品了几口茶之后才正式开始。

这是珍宝阁多年来的待客之道,既能缓解客人卖传家宝的紧张心情,又能在议价的时候攀上两分交情,就算不能达成协议也不至于撕破脸。

品茗完毕,云舟从背包里拿出巴掌大的红木盒子,将它推到吴掌柜面前。

吴掌柜打开一看,神色有些惊讶:“哦,是一件玉器?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一般来他这里出售的以瓷器和书画居多,很少能见到玉器。

随后上手观察了一番,赞叹道:“不错,是典型的和田白玉籽料,玉质莹润、色泽柔美。这么大一块,也只有古时候的王公贵族才舍得,现在可没有这种好东西喽。”

虽然只是简单看了几眼,但吴掌柜几乎可以判定,这绝对是一件真正的古物,而且是一件极为难得的精品。

至于年份,还需要细细观察才能判断。

吴掌柜拿出鉴定珠宝专用的放大镜放在眼前,正打算一寸寸的观察,却感觉一股极为寒凉的阴气从玉佩中透出,差点把他的手指冻僵,急忙将玉佩放回到盒子里,在心中惊道:‘好重的阴煞之气!’

一般的古玩有出土和传世两种,古玉自然也包括在内。

从土里挖出的大多是古时候王公贵族的陪葬品,染了下面的阴气,在出土后的短时间内不适合佩戴,有不慎者甚至会出现血光之灾。

而传世古玉则指的是在明清时期就被当做传家宝一代代传下来、或者一直在市场上流通的玉器。由于发掘时间较久且受人气的滋养,阴气化去,佩戴可保平安。

这块蟠龙玉佩沁色自然,没有‘血沁’等不详的沁色,包浆亦十分厚重,显然是被人经常把玩才形成的,应该是传世的才对,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阴气呢?

吴掌柜忍不住问道:“小兄弟你先说说,你这块玉是如何得来的?”

云舟:“是家里传下来的,据说是曾曾祖父在一个落魄的官宦子弟那里买下的。”

吴掌柜点了点头,这跟他的判断不谋而合。只是——

他拿着放大镜凑近了看,越看越觉得精美,无论是用料、雕工还是沁色都堪称一绝,连玉佩上的龙须都纤毫毕现,保存的也十分完好。

根据造型和风格,玉佩的年代应该比汉代还要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是名副其实的高古玉中的精品。

若是放在拍卖会,起拍价恐怕不会低于三百万。至于成交价,按照目前人们对于高古玉的追捧,翻上两三倍都是极有可能的。

不说拍卖会,就说他认识的几位钟爱玉器的大客户,要是知道有这么一块品相精美的高古玉,必然也会竞相购买,不怕卖不出好价钱。

吴掌柜不死心的又拿起玉佩查看,刚一拿起就被一阵寒气冻得打了个哆嗦,仿佛四肢百骸都透着股森冷之气,在炎炎夏日竟然出了一身冷汗,只能不舍的放下了。

“唉......”这枚玉佩的来源也没有问题啊,怎么会有这么浓郁的阴气呢?

这样的情况,就算玉佩品相再好,也没有办法出手,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他可担待不起!

吴掌柜咬了咬牙,到底是不愿放弃如此难得的精品:“这样,小兄弟你先等一会儿,我让大师来看一看。”说着拿起盒子去了后台。

“嗯,好的。”云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仍然答应了下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掌柜要将玉佩拿去给大师看,不过凭借珍宝阁多年的信誉,还不至于因为一块玉而损坏名声。

像这种大型的古玩店,收的物件五花八门,出土的文玩也有不少。毕竟好东西都是作为陪葬品随主人下葬的,成色和精美程度比一般传世品要高上许多。

要做这一行,接触一些明器在所难免。

你不收,别家也会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以如珍宝阁这样的大型店铺内会有玄学界的大师坐镇,若是有出土的物件,便让大师出手去除里面的污秽和煞气,保证不出现任何意外。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吴掌柜垂头丧气的出来,冲云舟摇了摇头:“抱歉了小兄弟,大师也祛除不了玉佩里面的阴气。这枚玉佩,珍宝阁是不能收了。”

大师岂止是无法祛除,刚开始做法就吐了血,随即脸色大变道:“此物绝非凡品,若强行佩戴必有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