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几个月不算顺利,胤祚在走遍各处查看情况的同时,频繁地和各处的农家子弟与研究所的人交流,勘地形、查气候、测温度、测湿度。

当地有矿产的就挖矿,能种茶树、果树、药材的就扩大种植,能搞梯田的就开垦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最要紧的还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不论是矿产还是茶叶药材,都得运出去卖出去才能换钱,才能富裕起来。

胤祚组织当地富商铺桥、修路,让他们出钱的同时,给他们留了后续赚钱的路子,一个个有甜头可吃,态度不要太积极。

他走过一处又一处,富裕了一地又一地,就像一支点金笔,笔头点到哪里,哪里就跟着富裕起来。

跟随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是想在他身边施展自身所长,有些是他根据需要从各处挖来的墙角。

将这群班子彻底带出来,能够四散各地独立作业时,胤祚已经十二岁了。

这一年,天津卫研究所的热气球项目终于成功。

胤祚赶在康熙的生辰万寿节前回到京城。

他提前和京城与紫禁城的守卫通过气,乘坐从皇庄起飞的热气球,一路飞到紫禁城的乾清宫上方,请早等不及的康熙坐上去,从高空俯瞰夜晚的京城。

康熙刚上去时还有些不适应,紧紧抓着扶手不敢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