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不同意见:“或许是跑去编撰新版四书五经。”

佟国维的女儿是皇贵妃,都没扆崋能得到个什么特殊待遇,其他大臣就更不敢抱有侥幸心理,哪敢再针对胤祚?

胤祚还想着建游泳池可能会被人说几句,没想到说是说了,但不是贬义的,是一面倒的夸奖。

被坑了两回的大臣们都学聪明了,拐着弯地夸他不是旱灾灾年都知道节省水,夸赞水龙头和水管的存在可以方便大清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用水。

担心自己的夸赞传不到胤祚耳朵里,还借用了别人的嘴。

“听说了吗?六阿哥研究出了水龙头和水管,那水哗哗哗的,可方便了。”

“听说六阿哥是为了让兄弟姐妹们学游泳才特意建的游泳池,是兄友弟恭的典型代表,是众人学习的榜样。”

“谁说我们身在北方就不需要学游泳?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去河边湖边海边,不去南方吗?”

“多学一点,有一技之长傍身,总没错。”

外面的传言越演越烈,大臣们本以为这回能够拍好马屁,让六阿哥不要再盯着他们不放,没想到拍到了马屁股上。

因为胤祚暂时不打算在大清扩展水龙头和水管的生产。

一个是因为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问题,现代有大型的自来水厂,可以过滤、消毒、日常维护,让家家户户为水买单,可这一点在大清是做不到的。

另一个则是水龙头和水管的材质问题。

铜是流通的货币,而铁矿多数是官营,少数才是私营,生产出不锈钢再做……成本也太高了。要是用来生产安装,家家户户都得担心半夜有人来偷。

塑料暂时没有,杜仲胶产量有限,现实条件和生产条件都不允许扩大生产。

但是别人不知道,只以为六阿哥要准备开始卖了,心心念念地等着,等啊等都没等到水龙头和水管。

再一打听,六阿哥根本没打算卖。

这下,尴尬了。

大臣们以为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每天上朝都有点抬不起头来,生怕面对皇上和太子“瞅瞅你们干的好事”的目光。

一个个的战战兢兢的,生怕被六阿哥找茬,不敢再轻易说话作妖,谨记“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埋头苦干,争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正名。

而胤祚根本没有理会他们,因为随着京城气温的升高,空调和配套的发电机卖爆了。

空调做出来没多久,胤祚就早早地给各宫装上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德妃、兄弟姐妹那,他还能自己掏钱买来装上,其他嫔妃的宫殿要全部安装上,那就不行了。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十分怕热,又嫌风扇吵,是紫禁城中最早开空调的那个。

只有真正用过空调,才知道夏日的冬天是什么意思,明明是恨不得打赤膊的季节,空调一开,反而得盖上毯子。

太皇太后贪凉,一把年纪了还跟个孩子似的,老爱跑到空调的风口去,对着脸吹。